返回第 53 章(第1/4页)  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两全其美。”

    赵桓低头略略沉思后说道:“宣抚司乃总方面征战,岂能随意设置,纵然成行,但王泽方外任漕司,在除干办公事,以皇后之意,宣抚司仅设公事一人,而不设正副宣抚使,如此恐大臣们议论。”

    朱氏冷笑道:“谁人议论?以臣妾看敢议论之大臣,可有胆略、能耐节制一方,为官家保境安民。”

    这话,明显是在影shè耿南仲,只是朱氏给赵桓留有颜面,没有指名点姓地说这位帝师的姓名罢了。

    朱氏看了看正在沉思的赵桓,又温言道:“漕司,一个转运使若在平时倒也能使人历练一番……”她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淡淡一笑。

    大宋开国百年来,设置各路不一,但路界划分却一转运使辖区为准,换句话说,承平之世,人以都转运使为一路之长,而非经略安抚使,陕西一路为都转运使路,却又被划分了六个经略安抚使路,可见其地位高下。

    朱氏言下之意是当此乱世,不应当将王泽放在地方监司的任上,而是要任用王泽为真正的方面帅臣,既然不能成为经略安抚使,那就干脆设置宣抚司,王泽虽是干办公事,但在无宣抚使的情况下,他便可成为京西最高军事长官。

    赵桓又岂能听不出朱氏的未尽之言,如按她的话来半,便是连京西二路的经略安抚使亦须在军事上听命于王泽,这哪里是两全其美,简直是直接任命王泽担当方面节臣。

    他心底暗自嘀咕为何朱氏如此看重王泽,不过倒也没有往别处去想。以他之意,让王泽担任一路监司,已经是他格外的恩赐。帅臣职事,他想也没有想过授予王泽,这也是当初他一口拒绝朱氏建议在城外加恩王泽的原因,更不要说掌控军权的节臣了。尽管他开始看重王泽,但还是有隐隐的、固执的不信任感在心中萦绕。

    朱氏见赵桓并不答话,也不多说甚么,直直的望着赵桓。

    “不过,四方以设四道都总管司总领征战,若社宣抚司多有不妥……也好,朕权且看用王泽一回。”赵桓见朱氏不悦,亦不想拂了朱氏的颜面。改口说道: “王泽的本官已是不低,遽然委以节臣路帅多有不妥,不如这样办,朕下诏设立京西宣抚司,暂不设宣抚司官吏,由西道总管司权领。先使王泽以京西北路都转运使、权守主管京西北路经略安抚公事领京西北路马步军都总管,待稍后再使其为宣抚干办公事,掌京西二路军务,皇后以为如何?”

    没奈何下,退而求其次,便宜了王泽,给他京西北路路帅职事,到了这个时候,赵桓在照顾了朱氏的颜面之余,还是作了保留。

    尽管如此,王泽还是以都转运使守经略安抚司,总领一路监司、帅司两大职事,已经足以让朝野为之侧目。

    朱氏未置可否,嘴角边摸过淡淡地微笑,柔声说道:“官家若有心意,当立时草诏发送。”

    赵桓一怔,愕然道:“何须太急?”

    朱氏若有所思地说道:“臣妾却以为太晚,官家真有此心,就听臣妾一言。”

    赵桓不知朱氏为何如此关心王泽,不免有些醋意。言语有点抵触道:“漕臣领帅司,自艺祖、太宗以来未尝有之,此诏一出,必位宰执大臣反对,以朕看还是慎重处置为好。”

    “慎重处置?”朱氏冷冷笑道:“诸位相公议来议去,倒底是要议到何时?金人步步南下,时局不容我待。官家应乾纲独断,战和兼备,妙才大用,不据成例才是。”

    赵桓沉吟半响,双目紧紧望着朱氏。半响,才缓缓地说道:“皇后所言及是,朕当立决之。”

    朱氏似是不知赵桓所指,放下银碗,淡淡地说道:“官家当自处。”

    第四章

    在此风云际会之时,种师道也因病再次回朝,路上目睹各州郡毫无防范,当真是气极j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