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9.大凌河之役(二)(第1/3页)  筝歌(清穿皇太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晚,祖大寿与左都督何可纲会和于大凌河城中。

    军民入城修整了两日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城墙的修葺工事。

    因害怕金兵来袭, 城中民夫日夜赶工, 工事进展得很快,原本到八月中旬便能竣工, 谁知道初六日, 城墙雉堞还没修完, 皇太极便已率领八旗军,兵临城下了。

    得知皇太极围攻大凌河时,祖大寿心里是咯噔一声, 下令四闭城门,匆忙率士卒躲入城中,和何可纲仓促整军,准备迎敌。

    皇太极此行来势汹汹, 光是在城内听着外头兵马的动静滔天, 粗略估算,起码有不下四万兵马。

    然而城中他和何可纲的部下不过数千人,剩下都是民夫, 出城交战, 没有半分胜算。除了抵死守城,以候援兵外,别无他法。

    谁知金兵来了三日,便挖了三日的战壕,根本没有半点要攻城的意思。

    祖大寿和何可纲站在城楼上,望着四面城外乌泱泱的金兵,整个大凌河城外,被挖出了四道壕沟,金兵干脆还建筑一道一丈多高的墙。

    万万没想到,皇太极会出这样的狠招,祖大寿从城楼上向下望去,“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这皇太极——当真是狡诈!”

    何可纲是一筹莫展道,“咱们的粮草只够吃几天了,这样下去,援兵不来,我们会被活活困死在这——”

    祖大寿被逼得急了,朝城外吐一口唾沫,骂道:“呸——他娘的,要打就打!伸头一刀,缩头一刀。把我们围死在这儿,算什么英雄好汉!”

    说着就抓起□□,对何可纲道:“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先率五百人突围,若是能冲破金兵的战壕,自然会从锦州带援兵来救!”

    祖大寿向来雷厉风行,顷刻间,就带着自己的五百步兵出了南门。

    金兵自然早有准备,在战壕里守株待兔,祖大寿与金兵交手两三个回合,只身杀入敌营,毫发无损,但见形势实在难以突围,为不折损士卒,又灰溜溜地退回了城中。

    接下里的十天,皇太极依然按兵不动,只围不攻。

    大凌河城中断粮,援兵不至,将士们坐困愁城,惊恐万分。祖大寿还想力图突围,破此困局,于是率一众兵马,企图出城诱战。

    金兵等了这十天,也有些蠢蠢欲动,一瞧见城中有人出来,立马跟打了鸡血似的往上涌。

    正白旗部图赖先入,达尔哈继之,四面环攻,贝勒多尔衮亦率兵入。何可纲见金军中了计,立刻令城内炮矢俱发,图赖被创,副将c备御等四元大将战殁。

    皇太极听闻后,重责了图赖等人轻举妄动,不听劝阻,多尔衮也被叫到了御帐。

    皇太极对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弟弟是青睐有加,所以并没有因擅自攻城一事当面责罚多尔衮,只是对图赖说道:“今日好在墨尔根戴青贝勒没有大碍,倘有疏失,你们谁人担待得起?”随后才教育多尔衮, “你年轻气盛,本汗理解。本汗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恨不得每回打仗都冲在最前头。可你如今贵为贝勒,又是本汗的幼弟,明军的炮弹不长眼,冲锋入城这样危险的事情,下次还是不要做了。”

    “大汗教诲,多尔衮牢记在心。”

    多尔衮反省道,并按照皇太极的意思处置了擅自轻进的部下。

    壬子,皇太极故技重施,派人射书城中,招蒙古人出降。

    乙卯,再遗书祖大寿曰:“往者我欲和,尔国君臣以宋为鉴,不我应。尔国非宋,我亦非金,何不达若此。本汗今厌兵革,更以书往,惟将军裁之。”祖大寿不答。

    丁巳,明松山兵二千来援助大凌河,然众寡悬殊,被金兵在城外击败。

    丁卯,总兵吴襄c宋伟率锦州兵六千前来救援。

    这一日上午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