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长春街(第1/4页)  修真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月高悬,清风依旧。

    太昊坊的夜晚比白天更有一番说不出的韵味。

    和凡俗街道一样,这里的晚间依旧称得上热闹,且人群中的高阶修真者明显多了不少。但不管多高修为的修士,所有人都遵循着一个修真坊市间的不成文规矩,那就是不御空飞行。

    刘三儿一边摸着储物袋,一边回想着和尚刚刚的谈话,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其中的关节。

    丝帕被小心的收在储物袋里,但凭借这个就能改变太昊坊拍卖会的时间,实在透着些诡异。要知道这丝帕不过普通物件,并非法器之流,除了做工和香气有点特殊外,只能擦鼻子用,连擦脸都是嫌小的。他还对很多香气过敏,闻多了会恶心,是以并没有一直拿在手里端详。

    和尚似乎有意卖弄,问什么都不说,只是要刘三儿照话去做即可有七八成把握成事。他最后甚至改变了主意,并没有立即去取黑莲业火,甚至在刘三儿主动提出要缔结契约时想都不想的拒绝了,说都是老相识了,不必如此云云,不等多问便告辞了。

    既然和尚把话都说到这份上,刘三儿也就没有多事的必要了。况且自己拿了对方五千一阶中品,说是要挟他勾结鬼修尸修,实际上现在已经成了五千一阶中品帮忙运送黑莲业火的交易。现在灵石到手,帮忙不帮忙的主动权已经落到了自己一方身上。应该担心的是和尚,而不是自己。若这几天自己跑路了,和尚的灵石可就白花了。

    其实也不能算白花,人还是找的住的。毕竟两人之间还有那个护送扇子的一年之约。刘三儿是跑得了一时,却怎么也跑不过一年的。

    思量着中间的得失,和运送黑莲业火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刘三儿觉得和尚还真有些算无遗策,死死掐准了自己的摸脉搏。直到路过几间专门售卖风物志的商铺时,才把心思收了回来。

    在几家店里搜罗了一通,刘三儿惊奇的发现,许多书自己之前其实已经看过了,只是名字换了换就又印刷发行了,连里边的内容都没怎么动过,真叫个蛋疼。幸好他无事又看的仔细,否则冤大头是当定了,以后还需更加谨慎才是。

    几家店铺下来,就收获了两个作者的新书。这两人都是最近几年刚刚冒起来的儒门修真,修为不详,门派不详,连性别也不详。

    一个自称姓高名潮字迭起,笔名八次君,专写名人传记,对象是无尘宗范围内的练气和筑基修真者,有时候也会写点佛门尼姑和尚的风月趣事。这人文笔相当了得,且不说传记本身内容的真假,单就情节上来说可以用“引人入胜”几个字来大略概括,看书着一旦读进去了变很难自拔。

    因此,这人书的定价一路水涨船高,从最初默默无名时的均价一块一阶中品可买三本三百叶的大本,到了一块一阶中品只得一本不到两百页的中本,可谓成攀梯之势,从来不怕卖不出去,所以爱买不买。

    另一作者姓杜名延,没有字号,笔名瞄人缝,主攻的方向是秘境秘闻,也不知如何道听途说来多少故事,真真假假的编在一起,读起来甚难分辨。明洛城四修真的死,在他书里也有提及,只是和真相相比面目全非,可更加跌宕起伏。修真者对秘境秘闻这种东西一般都很有兴趣,有时候明知道很可能是假的,还是会好奇心使然买来看看。

    这人的书销量也一直很不错,因为比姓高的晚出道一年,价格略低一点,内容和页数反而更多,可谓良心。

    两人的书里同样都会随机赠送一些很具体的秘境宝藏位置,但基本上跟没有是一样的。因为那些秘境一般少则十几年,多则上百年才开启一次,很多地方即便乘坐飞舟,都是要走上几年都不一定到得了的。更不是练气c筑基修真者可以染指的。

    真应了一句话: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

    把八次君和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