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一章 乱世枭雄脱颖出之敖曹不傲(第2/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翼地行走在麦陇田间,一路上还不停而亲热地向过路的老百姓打招呼。

    大将军这样的举动果然扯人眼球。正在田里施肥锄草的农夫们,多年来无不深受乱军之害,正对这支前来的大部队惊恐不安,此时为大将军的举动,感动得无以言表,纷纷称赞高欢的部队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社会舆论是好评一片。

    高欢的部队一路“秋毫无犯”,没有抢劫到东西,到达相州的时候,就开始饿肚子了,高欢不得不向相州刺史刘诞借粮。

    刘诞早就接到尔朱兆的通知,晓得高欢抢战马,杀念贤的种种不法行为,早就恨不得杀高欢以解心头之恨。此人本来唯尔朱兆马首是瞻,自然没把高欢放在眼里。以他刘诞的能力,要他在相州阻击高欢他不敢,但要他断绝供应高欢部队的一粒粮食,这是他能够办到的,他自然不会支援高欢一粒粮食、一束稻草。

    高欢的部队一出滏口就饿肚子,这一切果然被李元忠不幸而言中。

    高欢的部队望着相州城丰满的粮仓,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嗷嗷待哺,却不见有人箪食壶浆迎接大军。一时恼羞成怒,命令士兵们把刺史府包围得严严实实,把刘诞软禁起来,把他经营的粮店、仓库抢了个精光。刘诞被士兵押着,站在刺史府门口,看见来来往往背着粮食,一路说说笑笑的老百姓,气得捶胸顿脚,比死了亲娘老子还痛苦。

    高欢抢光了相州的粮食,为了教训这位刺史大人,还在粮店面前张贴公告。高欢拿别人的钱来买得点赞,这样的行为,此人历来是精于此道的。向老百姓发布公告说:“我们不抢老百姓的口粮,专门惩治贪官、奸商,为的是让老百姓填饱肚子,解民于倒悬。”

    舆论的翅膀传得飞快,各地百姓都盼望着高晋州能早来“解民于倒悬”,让老百姓填饱肚子。

    远在沧州的高敖曹却不这么认为。他想:我高敖曹虽说是个无懒,但到底是个纯种的大汉民族“官二代”,赫赫武功,声震河北。你高欢不过就是个小小的通讯兵,不胡不汉的杂交品种,在我面前装什么大尾巴狼(最终此人也因为这种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观点而受害)。他把高欢的一切都看作是政治作秀,还认为哥哥高乾投靠高欢的行为是女人的短见浅识,就学诸葛亮讽刺司马懿的做法,派人带了一套女人的布裙送给乃兄,以此羞辱哥哥的女人行径。

    高欢听说勇武如项籍的高昂居然这么羞辱兄长高乾,就想派一名说客去游说高敖曹,看了看左右随行的将官,不是太胆小就是太胆大,总觉得一个个都不合适。

    跟随在军中的大儿子高澄此时才十岁(此儿小时表现出色,成人后更有上佳表现。作者在姊妹篇《山河破碎》中将有详细描写),主动请缨,向高欢请求说:“儿子愿去招降高敖曹。”

    天吶,左右将官都吓了一跳,一个十岁的娃娃,此言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尉景是高澄的姑爷,担心地说:“高昂如项籍,蛮不讲理,公子若去,恐怕会有闪失。你是高王的心肝宝贝,什么人去都可以,你去怎么能行呢。”

    高欢一咬牙,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高昂这人是服软不服硬的家伙。再说,他不管怎样的蛮横无理,也绝不会拿一个十岁的娃娃开刀。我儿去向他下小,以晚辈之礼必然说服他。”

    十岁的高澄人小鬼大,听了父亲的话,心领神会,带领十名亲兵,骑马飞赴沧州。

    高敖曹没想到一个十岁娃娃来见自己,很不高兴,堂堂大将军怎么可能与十岁黄口小儿为伍,他此时正在训练部队,准备出兵迎击高欢,就做出气势汹汹的样子,高声吆喝,想吓唬吓唬这小儿:“你是哪家的娃娃,居然跑到我的演武场来了。”

    没想到高澄恭恭敬敬地跪下了,童声稚气,朗朗地说:“我是您的从孙高澄呀,祖爷还不认识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