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九一章 同室操戈大厦危之伪皇反攻(第2/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区,分外扯人眼球。

    南梁部队趁北魏自顾不暇之机,从铚城(今安徽宿州市西南)出发,所向无敌,一路凯歌。沿途横扫西北、拔商丘,攻虞城,占领荥城(今河南宁陵县北堂城)。529年四月占领梁国城(今河南商丘市)。

    元颢的部队连战连克,几次胜利之后,自认为是常胜将军,得天爷垂顾,不免狂妄自大起来,不安于再当萧衍敕封的魏主,而是要名正言顺地出任北魏皇帝。于是,命令部下在梁国城南筑起高高的祭坛,燃起熊熊大火,祭天祈祷,宣读誓言,改元孝基,自称北魏孝基皇帝。

    元颢自称为皇帝,指挥陈庆之的部队继续北上,打到睢阳,与北魏的主力部队相遇。

    睢阳守将丘大千指挥着七万人的北魏军队,根本就没把区区七千人的南梁部队放在眼里,他指挥部队在睢阳城四周筑起九座城堡连环的城池,抵御远道而来的敌军。丘大千凭险据守,以逸待劳,兵将十倍于敌,这本来是一场胜负毫无悬念的战争。

    陈庆之率白袍部队绕道睢阳城背后,攻打西北方的三座城堡。从早晨打到傍晚,三座城堡尽被攻破。丘大千见陈将军果然厉害,为诱敌入围,假意投降,请陈庆之派代表进睢阳城谈判。

    陈庆之识破了丘大千的把戏,派出八名骁勇善战、武功高强的将军,装成白面书生的样子,丢掉长枪,暗藏短剑,进入睢阳城,丘大千假意笑脸相迎,正准备去与谈判代表握手,大将军曹仲宗飞身腾起,跃到丘大千身后,一把揪住丘大千衣领,短剑直逼咽喉,喝令人质指挥部下投降。

    丘大千胆小怕死,没想到情况突变,面对寒光闪闪的短剑,声音颤抖地命令所余六城堡的守军出城集合,投降,一场假投降的闹剧变成了真投降,成为军事史上的笑谈。更可笑的是,七万人的部队,六万人尚未参战,即自动放下武器,弃械瓦解。

    北魏听说丘大千投降,急忙派遣征东将军、济阳王元晖业率二万兵马进驻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东北林七镇)。考城县四面环水,城垒坚固,要想攻进考城,除非胁生双翼。可惜元晖业是个胸无城府的王爷贵胄,只会吟诗作赋,根本不懂战略战术。

    而陈庆之之所以被后世称为战略家,军事家,就是因为能因时势,因地利制造打击敌人的机会和条件。陈庆之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考城县的城墙之所以坚固,实在是因为要承受大水浸泡的缘故,正因为时常有被水淹的可能,城墙并不高峻,攻上城墙并不困难。

    于是,陈庆之找来一艘高大上的桅船,停泊在护城河口,桅杆远远超过城墙的高度,陈庆之命令曹仲宗率领几名善攀援的勇士,背缚大刀,爬上桅杆顶,倾身一跳,跳进城墙,杀死守城巡逻的士兵,打开城门,白袍将士如潮水般涌进考城。

    元晖业根本就不配当这个远征军司令,他是济阳王元小新成的孙子,从小就不学好,喜欢与打家劫舍的盗贼交往,自小就叛逆,甚至想当一名绿林好汉,过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后来,父亲元弼的爵位被三叔元丽掠夺,元弼遁迹嵩山上,在山洞里穴居,布衣蔬食,完全是过着与人世隔绝的野人生活。

    元晖业受家庭惨痛变故,为了报仇,幡然醒悟,从此用心读书,醉心诗文,在文学上很有建树。正因为有父亲的现实参照,他养成了放荡不羁,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王爷脾气。河阴之难,更使元晖业对前途、仕途、国途无比忧虑,每天效仿竹林七贤的刘伶,醉倒在酒缸里。

    元晖业这次被任命为远征军司令,来到考城,对考城四面环水的地理环境十分满意,既可以游山玩水,又可以浪遏飞舟,也就在考城无忧无虑地当上了最高军事长官,每天带领着文人墨客四处游荡,评文论赋,指点江山。即使是在两军对垒的考城前线,他也是天天饮酒大醉,而后醺醺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