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五三章 奸佞当权烽烟起之风起云涌(第1/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破六韩拔陵杀掉敬梵,挥舞着带血的佩剑,对惊呆了的人群吼叫:“当官的不要我们活,我们反了。”

    “反了!”群众纷纷响应,连跟随敬梵的卫兵也响应造反的呼声,众人拿着各自的武器——棍棒刀矛,穿着各自的衣服——布衣短衫,汇集成一股洪流,冲进镇将衙门,他们只遇到几个士兵向征性的抵抗,即占领了将军府。破六韩站在将军府大堂,庄严地宣布造反。

    既然造反,就得有造反的样子,破六韩拔陵尽管没什么文化,这点道理还是懂的。破六韩拔陵宣布改纪元为真王,自称天子,封卫可孤等为将军。这支纯粹的农民武装,一路作战,攻下了武川镇,又挥师东进,包围了怀逆镇。一路上,无法生活的汉族,鲜卑,高车,铁勒等各族民众纷纷加入造反的队伍,短短几天,部队就发展到十万之众。

    一时有这么多的造反者,毫无疑问是乌合之众,因为这些人参军,不是为了杀敌立功,纯粹是为了混口饭吃。

    破六韩拔陵造反,自称真王皇帝。围武川,攻怀朔,他的部队一时达到十万之众,这一成功经验很让人眼红,也极大地鼓舞了早已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奴隶。公元524年四月,远在高平镇(宁夏固原)的镇民赫连恩等人也扯旗造反。

    高车人赫连恩是铁弗部族的后裔,他们建立的西夏被征服后,这些匈奴和鲜卑的混血儿,既不被匈奴看好也不被鲜卑认同,在夹缝中生存,处于被奴役的地位,高平镇就是这个奴役和镇压高车人的中心和牢狱。北魏征服高车后,认为他们“粗犷不堪使役”,只保存了他们原有部落的称号,把铁弗高车人分散遣送,一部分迁到六镇附近,一部分被迁徙到河西牧场,在军事管制下放牛牧马。

    早在拓跋焘时代,高车复国主义者就不断地集体逃亡,又不断地被屠杀。在北魏征服的各少数民族中,高车人是受苦难最深的一个,他们早就串联起来,随时准备造反。听说破六韩拔陵造反当上了皇帝,酋长胡琛就眼红了,唆使赫连恩动手。镇兵赫连恩趁给镇将端茶送水的机会,杀死镇将,推举胡琛为高平王,攻打高平防区,与远在怀朔的破六韩拔陵遥相呼应。

    如果说六镇是北魏的前方,高平、统万、豳州、秦州则是北魏的后花园,这些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戍守城郡,倚托云雾山、六盘山而俯视八百里秦川。

    秦州刺史李彦,政刑残虐,弄得军民一片怨恨之声。二月末的一天,寒风呼啸,雪花飞舞,李彦躲在后花园烤火饮酒,秦州(今甘肃甘谷县东)城内居民薛珍邀约一帮结义兄弟,突然冲进州府,一刀将刺史李彦斩杀。推举同党莫折大提为统帅,自称秦王,以此名义号召天下。莫折大提率军攻击西北重镇高平。

    高平镇民张长命、韩祖香等人杀南秦州刺史崔游。开城迎接莫折大提的秦军。秦军攻克高平,杀镇将赫连略、行台高元荣。刚占领高平,造反派头子秦王就因病导致枪伤复发而亡,儿子莫折念生继位,自称天子,与北魏分庭抗礼。

    北魏任命员外散骑侍郎李苗(就是那个为叔父报仇,爬涉数千里投奔北魏的十五岁娃娃)为统军将军,元志为都督,迎战莫折念生。念生命其弟天生乘夜色掩护,从陇西山冲突而下,围聚陇口,包抄元志兵马,元志的部队还在睡梦中即被杀死大半。元志慌忙往岐州(今陕西岐县)撤退。李苗率领自己不多的警卫部队拼死抵抗,这才掩护主帅逃脱。莫折念生乘胜追击,攻下岐州,活捉都督元志、刺史裴芬之,以秦国政府的名义宣判两人死刑,在岐州问斩。

    北魏西北战线,从北到南出现大动乱,四面八方的告急文书纷纷送进洛阳。特别是叛军达二十万之众的破六韩拔陵,声势浩大,使朝廷十分震惊。毫无军事地理知识的元乂只得委任老将军李崇出面剿灭叛乱。皇帝任命李崇为北征大都督,抚军将军崔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