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三章 停年格京都骚乱之横空出世(第1/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欢在娄家弄到了两匹马——一个是绣床上的坐骑——心心相印的女人,更有了一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坐骑红鬃烈马。有了坐骑,高欢成为专职的通讯兵,负责传递从六镇戍守到中央的军事文件。这段经历使他实地考察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为他以后指挥军队征战四方,打下了良好的军事地理基础。

    这次,高欢奉送表章函封进京,送交尚书省。因此次实行“停年格”是专门针对军队的改革,有关军队的批文很多,高欢只得耐心等候有关方面的批文,滞留京都。按北魏制度,凡在京等候表章的函使,送往哪家转呈批文的,函使在等候回函批文的期间,就在哪家当僮仆(类似于勤务兵)。贺六浑被派在尚书令使麻祥的家中当奴仆。

    这天,麻祥独坐堂上宴饮,一边饮酒,一边询问高欢沿途所见的风物人情,山川地貌。贺六浑自然是尽其所知,一一作了回答。麻祥见此人口齿伶俐,又听了沿途不少稀奇古怪的见闻,一高兴,就赏赐他一碗酒饭。贺六浑不知好歹,居然也就坐在席上与主人同食起来。

    麻祥的高兴是表面现象,他其实是借酒消愁——此时正为官场不顺,好多年都没能进步而心里纠结。一见高欢如此放肆,勃然大怒。一个仆俑,只能端着饭碗站在旮旯角落悄悄地吃,怎么能公然在厅堂里安坐桌边,与主人同食呢,这是傲慢,这是犯上。在尊卑森严的封建社会,这是十分无礼的举动。麻祥二话不说,命令勤务兵把高欢拖到阶沿下,一连责打了四十鞭子。麻大人的仆人都清楚,主子这样的发泄,其实不是为了高欢的不知好歹,而是恨顶头上司的有眼无珠。

    贺六浑是硬汉子,挺立院坝里,并不告饶。只是在心里默默念叨,你小子要是撞到我的枪口上,老子决不轻饶。也是善恶有报,几年之后居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麻大人果然撞到了这个小丘八的枪口上。

    高欢因为被麻祥鞭笞,心中窝火,不愿再呆在麻祥家里,更不愿吃嗟来之食,天天跑到尚书省催要批文。

    近两天因“停年格”一事,京都洛阳已经出现羽林虎贲卫士骚乱的迹象,高欢央求尚书丞早点批发函封:“小人领了函封早日出京,要是在洛阳遇上动乱,我一个外地士兵,或者被当成乱兵抓捕,或者被乱兵误伤,那就惨了,求长官可怜可怜我,尽快把批文给小人。”

    尚书丞叹了口气,装着很为难的样子,用大指和食指捻了捻,说:“这一向搞‘停年格’改革,我们这些人好久都没有领到工资了,不是我不写批文,实在是饿得连笔都提不起了。”

    这还有啥说的呢,连傻瓜都懂得起。潜规则就是这样,现在的官员谁不如此,只要一有机会,就要毫不留情地捞一把,何况这被打秋风的人是外地来的通讯兵。高欢没法,只得掏尽了所有的腰包,买了一条中华烟,递了上去,又一次苦苦的哀求。当官的二话不说就收了烟。有了香烟这和气草,尚书丞心里的气也顺了,听高欢说得可怜,况且说得有理,同意帮忙催促批文,要他第二天去取。

    第二天,高欢带上行李取到批文,打马上路。见京城一隅燃起熊熊大火,骑着红鬃烈马一路观望,亲眼见羽林虎贲卫士攻打尚书省,其后又焚烧张宅。高欢不敢惹事,骑马快走。刚转过一道路口,突然冲过来两名羽林军大汉,伸手抓住了他的马缰绳。

    其中一个大汉说:“人人都往闹市跑,你怎么还要出城。我们都是军人,快跟我发财去!”

    高欢很不耐烦地说:“老兄,我有公文在身,哪里有机会和你们去发财?”

    另一个小伙子说:“世道这么混乱,正是打砸抢的好机会,见事不掺,必是老憨。用你们知识分子的话说就是:天与不取,自得其咎。”

    高欢哀求说:“听我说吧,我的好兄弟。”大汉说:“什么兄弟?他是我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