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魏宫廷牝鸡司晨之太后作秀(第2/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辟。”

    裴延俊见风转舵说:“确实,对一个大臣处以大辟,手段是乎太残忍了一些。”灵太后说:“你们下去吧,让朕想想怎么妥善处理。”

    第二天,灵太后宣诏:“侯刚邂逅射杀羽林卫士,罢黜尝食典御之职,削减其食邑两千户为三百户。”

    灵太后执政几年,处处以文明太后的成功经验为榜样,处心积虑地把自己打扮成圣明君主的形象,更把自己装扮成文明太后、孝文帝改革路线的忠实继承人和执行者。

    黜于忠、罢侯刚,两大权臣的落马,使灵太后在朝野的声望达到顶峰。灵太后受到朝野的点赞,不愿就此歇手,更要“东风凭借力,送我上九宵”。又在前人改革的基础上,玩起了花点子,搞政治作秀:命令制作监打造一辆公车,名为申讼车,接受各地民众的申冤上诉。

    灵太后有时就坐在造型奇特的申讼车上,命御手驾驶,缓缓驶出云龙门,绕行一周,巡视洛阳,遇到市民投诉的,她亲接状纸,当即审案判决。有的案件还有待侦察终结的,就交付有司限时审理结案。完成这些现场办公,申讼车从千秋门缓缓驶入禁宫。

    灵太后的这些政治作秀,很是扯动老百姓的眼球。连那几个为络腮胡伸冤的羽林军士兵都多次跟随在申讼车后,瞻仰灵太后的迷人风采,在洛阳城里四处传颂。夸赞“灵太后是巾帼圣主,英明不输孝文帝,若是早有公车申讼之举,积案冤案也早就消除了”。

    灵太后听到坊间的议论,犹如用蜂蜜洗澡,从头甜到了脚。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动作,就获得老百姓这么多的点赞,灵太后看重这些投资小收益高的项目,越发把执政的心思用在了形式主义的花点子上。灵太后受到知识分子崔光等人所作所为的启发,认定文官政治才是国祚长久的根本,就大肆起用,提拔知识分子。

    北魏吏部选才,曾沿用先汉的作法,由县乡举荐“贤良方正”进入仕途,灵太后在举荐的基础上加上一条文科考试,被举荐者还得过文化关,应答统一的试题——这很有点像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灵太后接过举荐的材料,再依据“申论”的优劣,在朝堂上当众点评,铨授仕职交吏部发放通关文碟,由此攫拔了一大批出自寒门的知识分子充实基层。这两项改革,民意测验的结果,舆论好评如潮。其后的武则天效法灵太后,也由此提拔寒门知识分子,开创了科举应试制度,至今在各行业的评选工作中仍能看到其缩影。

    灵太后临朝称制接到的第一份军情来自南方的梁朝。

    此时萧衍任南梁皇帝,为保证在南北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南北分界线附近的西硖石构筑淮堰,这是一项庞大的军事、水利工程。淮堰一旦筑成,萧梁不仅可以阻挡北魏军队南下,寿阳更因水位上涨沦入汪洋之中而成为一座孤岛。更重要的是,只要控制枢纽,就能以水为兵,效法当年关云长水淹七军的战例,建立不世之功勋。

    灵太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不是水利工程而是军事工程。但她毕竟不懂军事,征询清河王、太尉元怿的意见。

    元怿建议说:“若说和南梁作战,再没有人胜过李崇了。可委派寿阳镇帅李崇为前敌总指挥,委派杨大眼为平南将军,受李崇节制,争夺淮堰。”李崇这人政声卓著,灵太后未见其人,早闻其名,对他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欣然任用李崇。

    李崇自平叛氐族首领杨灵珍后,又征讨了西荆州蛮夷樊安。萧衍立国后,治国有方,南梁成为北魏不可小觑的劲敌。宣武帝元恪为确保南方诸州平安,委任李崇为侍中、都督江西诸军事、扬州刺史。

    李崇一到扬州,就遇见了一件奇案、疑案:

    寿春县人苟泰有个儿子三岁了,被贼人偷走后,多年不知下落。苟泰有次走亲戚,发现同县人赵奉伯养着的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