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二章 顾命大臣难顾命之请君入瓮(第2/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宣武帝元恪在去宗庙东坊的走廊见到于烈的儿子于忠。

    于忠是羽林军的左忠郎将,负责宫廷的值勤戍卫。宣武帝没见到于烈,按规定于烈是应该出席礿祭仪式的。就把于忠叫到身边,关心地问:“你老爸的病怎么样了?”

    于忠躬身说:“他没病,他就是不愿受元禧的指令去恒州。”

    “装病?”这种事出现在忠诚耿直的领军将军于烈身上,元恪为此大惑不解:“为什么?朕让他去恒州,是让他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今后委以重任。”

    “圣上,事情没那么简单。”于忠是皇帝的舅子,更是多年的值宿卫士,说话没什么顾忌:“什么去恒州任职,说得好听。这是把家父一脚踢出朝廷,这是元禧玩弄的阴谋,一旦家父离京,圣上就将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哦?”宣武帝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自己刚登上帝位,屁股下的板凳还没坐热,兵权即受到严重挑战,结结巴巴地问:“真的?情况真的有那么严重?”

    于忠进前一步,要往元禧身上放烂药,就在元恪身边轻声说:“元禧把持朝政,早想取圣上而代之。前几天,他狗胆包天,居然命令家父将斧钺、鼓吹、仪仗及羽林军仪仗队送去咸阳王府。家父骂他僭越,闹得很不愉快。所以元禧就一脚踢开家父,想篡位夺权!”

    “啊,居然有这种事。”元恪不愿多说,吩咐于忠:“您下去吧。朕知道了。”元恪没想到顾命大臣是一条披着狼皮的叔父,随时准备扑向皇座,嗜血食骨。宣武帝气冲冲地往宗庙走去,途中听说北海王元详晋见,他此时六神无主,就想看看元详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就立即传唤其前来,自己站在路边等候。

    北海王元详听说皇帝召见,急忙前来,正要跪拜,元恪说:“免礼免礼,七叔您过来,朕有话问您。”见元详来到身边,宣武帝元恪悄悄把元禧索要鼓吹仪仗的事情告诉了他。

    元详一听,也是大吃一惊,说:“这是僭越,这是在向皇上示威!他元禧不只是索要鼓吹仪仗这一件事,微臣听说,元禧还向负责建造高府的茹皓索要建筑材料,还命令工匠们把咸阳王府修造得比太极殿还漂亮。不信,圣驾不妨前去看看。”

    “元禧已是反相昭彰,朕岂能不防他。”元恪一时无语,只能暗暗摇了摇头。

    元详对元禧身为首辅,心里很是不满,他凭什么当上首辅,还不就是因为年长的缘故吗。见皇帝被说动,就放轻声音说:“圣上,您不得不提防的并非只有元禧一人,圣上可别忘了,您身边还站着个元勰......”

    元恪打断元详的话:“六叔忠悫贞敏,朕对他是一百个放心。”

    “六叔虽然可信,但也不能委以太多权力,功高震主啊。圣上难道没听见,洛阳坊间的传言......”

    “什么传言?”元恪没想到六叔是自己十分信任的人,朝野居然也有嫌话说,见王爷欲擒故纵的样子,来了兴趣,示意元详大胆说话。

    元详添油加醋地说:“洛阳坊间说,圣上是太阳,彭城王比太阳还明亮,民间瞩望彭城王,希望有一颗更加明亮的太阳。圣上您说,这不同样是很危险的事吗?”

    宣武帝元恪听了此话,默默无言,在宗庙礿祭先祖后,返回太极殿,召见群臣,冲动地宣布:“罢除六位辅政,由皇帝亲政,彭城王元勰准予返归中山(元勰退休后居住在洛阳)。元禧进位太保,元详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恢复于烈领军的职务,加车骑大将军,参与政事。”

    大臣们对皇帝这个冲动的决定很是惊讶。尚书、侍中张彝、兼尚书邢峦听说罢除六位辅政,觉得皇帝的处分太过任性。你一个十六岁的娃娃,离开了辅政大臣,能处理好繁杂的政务?稍有不慎,必然导至国家动乱。后果如此严重,吓得两人弃官挂印,出走他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