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接过改革接力棒之孝皇守丧(第2/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悲痛的祭堂呢?”

    裴昭明回答说:“我们是外国使臣,是受本国朝廷的命令前来吊丧的,我们穿着这身衣服从南方出发,怎么能轻易更换这身表示品级高低的官服呢?”双方争执不休,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

    无奈之下,孝文帝征询李冲的意见,李冲推荐著作郎、饱学之士成淹,就丧仪问题在治丧委员会办事处与裴、谢二人展开辩论。

    会议一开始,裴昭明就很不满意地说:“魏朝不允许外国使节穿他们本国的官服出席治丧会堂,我不晓得这一规定出自哪部经典?”

    成淹胸有成竹地说:“喜事和丧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一个人身穿羔羊皮袍,头戴朝冠,是不可以前去吊丧的;这一点,连三岁娃娃都清楚。从前,季孙前往晋国吊唁,就是学习了邻国遭遇丧事的礼节才动身的。如今,你们从长江之南而来吊丧,却要问穿丧服吊丧是出于哪一部经典,这不是太无知了吗?”

    裴昭明转移话题说:“两个国家的外交礼节,应该是相互平等,而且必须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才行。八年前,齐高帝去世的时候,北魏派李彪前去吊丧,他最初没有穿白色的丧服,齐朝也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为啥今天我们来魏朝吊丧,就要这样被你们紧紧逼迫了呢?”

    成淹冷笑着说:“这正是你们齐朝上下不施行‘温良恭俭’的缘故。你国君不严格地遵守居丧的礼仪,安葬以后,才过了一个月,就穿上了平日的吉服。李彪奉命出使齐朝,看见你们的君臣官员们都穿戴着吉服,佩饰金玉珠宝,拥挤在一室,满屋金碧辉煌,貂珰耀目。李彪如果没有得到齐朝主人的许可,怎么可敢一个人穿着刺眼的白色丧服置身于这令人眼花缭乱的人群中呢?我们皇上至仁至孝,和圣明的尧舜差不多,他亲自前来守丧,住在守丧的茅屋里,喝稀粥、哀戚之心发自肺腑。你们的君王怎么能和我们的圣主相比较呢?”

    裴昭明说:“夏、商、周三代,礼仪制度各不相同,有谁能够判断出哪个好哪个坏呢?”

    成淹反问道:“几千年礼法,公序良俗,约定俗成。如果按照你们这么说来,难道虞舜、商代高宗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了?”

    裴昭明和谢竣二人被说服了,相互看了一眼,惭愧地说:“责怪别人行孝的人,心中没有亲近的人,我们哪里敢这么做呢?”

    谢竣接着裴的话说:“可是我们二人前来吊丧,只带了短裤短袄,这些都是我们武官的军服,不能这样穿着军装去吊丧,只有烦请主人给我们量身定制丧服。我担心的是,这样做违背了我们朝廷的命令,我们回去后一定会被朝廷治罪的。”

    成淹宽慰他们说:“假使你们国家的上层执政者是君子之才,那么,你们接受朝廷命令出使他国言谈举止恰当得体,必将会得到丰厚的赏赐。如果你们国家缺少这样的君子,你们代表朝廷出使他国,为你们国家争得了荣誉,为此虽然受到了处罚,但必然为此事而名垂青史,难道还不值得吗?”

    弱国无外交,而对咄咄逼人的北魏君臣,南齐的使者同意了成淹的建议,穿上北魏递来的吊丧服饰,进入灵堂,为文明太后吊丧默哀,顺利完成了出使魏国的使命。

    北魏举办完文明太后的丧事之后,孝文帝对成淹舌战裴昭明的行为感到非常高兴。成淹为国争了光,这是北魏外交史上的一次胜利。为此,孝文帝给成淹官升两级,以此鼓励他继续为国争光。

    不久,孝文帝派李彪出使南齐,对南齐派使臣出席文明太后灵堂,参加吊唁活动表示感谢。南齐皇帝萧赜得知北魏派使臣李彪出使齐国,就想借机侮辱李彪,以雪裴昭明去魏国吊丧时所受到的羞辱。

    萧赜派人到建康城外去迎接北魏的使臣。李彪自知南齐因使臣在北魏受辱而寻机报复,他早有思想准备。齐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