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六章 犍陀罗的遗存(第3/4页)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么越看这个越觉得长得有点像卡里米。”

    “别扯这个,卡里米不信这道道。”项伟荣说了句。

    张楠道不以为意,说:“犍陀罗地区4000年前就是雅利安人的故乡,后来在那一片生存过的民族多到历史学家都搞不明白。

    原始宗教、西方文化、草原文化、佛教,后来是伊si兰,连这些犍陀罗文化在华夏最后的庙宇也应该是伊si兰文化进入后被废弃的。

    太复杂了,说不明白。”

    不说这个,吃螃蟹有危险,会被夹的。

    不过到这,项伟荣发现自己又被小舅子绕沟里去了!

    “怎么到这了?”

    “盗掘、盗挖的呗,就清末民国初那会,和敦煌文物散失差不多的情况。”

    一边的关兴权把佛头放回箱子,这才看到箱子外头另侧的一行字:他可是能看懂德文的。

    “德国国家博物馆。班长,这原本是博物馆里的藏品。”

    关兴权说了张楠自己原本要说的,这就简单多了。

    “1902年到1914年,在两个叫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和冯-勒柯克的先后率领下,德国探险队沿华夏西疆地区丝绸之路北线进行过四次考察。

    说是考察,其实就是一路盗掘、劫掠,12年时间,共计有423箱珍稀文物被运回德国。

    后来因为一战爆发,这所谓的考察也暂停了,大部分从华夏盗掘来的文物交给了柏林人类学博物馆收藏,包括早期的佛教壁画、盗掘出土的各种器物、古建筑构件以及纸本和绢本的古代绘画……

    德国人把这些统称为吐鲁番藏品,其实大部分来自库车,根本不是吐鲁番,属于古代龟兹国那边的文化遗存,最珍贵的就是大量被野蛮揭下来的孜尔石窟壁画。”

    项伟荣摇摇头,“100年前西方人盗挖、掠夺我们西部地区文物的事我知道,你在苏联说过。

    我问的是这些东西怎么在这了。”

    去年在苏联那会,张楠可是特意去看了敦煌经卷的,项伟荣听着、学到了不少。

    “华夏文物的柏林之劫!柏林战役把整个柏林都打烂了,而根据资料,柏林被彻底围城以前,藏在博物馆里的部分文物就被提前转移到了动物园地库,但博物馆边上就是纳粹党卫军总部,挨的炸-弹不少,图书和档案据说全部在空袭中被炸毁。

    红军攻克柏林后,苏联没收了动物园地库里的所有文物,但那些华夏的文物却不知所踪,应该是被秘密转运去了苏联。

    1978年,苏联向民主德国归还了部分华夏文物,大约有三百余件,不过德国人估计还有大部分在苏联,苏联人对这部分从德国得到的华夏文物也不展出,到底还有多少这会还藏在苏联的博物馆仓库里,估计只有苏联人自己才知道。

    不过我看有可能在柏林战役爆发前,就已经有计划的选了些文物从柏林运到阿尔卑斯山区运藏匿。”

    说着一指高高的箱子堆,“我刚才爬过去一截看了看,后边也有标注德国国家博物馆的箱子,不过里边的大部分是西方的古旧书籍,很多是德文。

    这纳粹也担心自己的文化让别人抢走,这抢人家的抢多了,这也算有经验。”

    项伟荣瞪了张楠一眼。

    尴尬笑笑:姐夫先前要自己当心别被给箱子砸了,自己倒好,都爬到箱子堆上头去了。

    “嘿嘿,一高兴忘了。”

    “华夏的有多少箱?”

    一听姐夫的话,张楠一指附近的十来个箱子。

    “就这十箱,一共三箱壁画,大概有个15幅。

    两箱佛像,还有五箱的纸本和绢本绘画、文书。”

    说着站起身,打开刚才当凳子的大木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