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八章 九品中正(第2/3页)  狼行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条可行战略,只不过刘备méiyou加以贯彻罢了,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时却未见蜀中人马攻击秦川,致使曹cāo可以全力以赴的对付这以一路偏师,造成麦城千古之恨!此中原因先今却已是不可查了。

    但诸葛亮的隆中对却给刘毅提供了一条思路,既然其人可以两路出兵以谋中原之地,那ziji不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吗?至少这是一条可行的战略。刘毅眼下要做的就是稳固基础,逐步发展,切不可急于求成,此时他的属领虽不及赤壁之战以前的曹cāo,可无论人口还是生产力却要过之,随着shijiān的推移他只会越来越加强大,这其中只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不可轻易犯错,尤其不能在战略上失误。

    今rì在州府之中议事之时,陈群向刘毅提出了一个选拔人才新制度构架,从其思维的缜密与论证的充分来看是花了很大的心思来做此事的,此时这个制度虽尚未定名,可刘毅却知其名为“九品中正制”或“九品官人法”,在华夏历史上延续了将近四百年的shijiān,直到隋唐之时科举制的出现才代替了他的作用,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之中,这个方法直到曹丕继位之时才由陈群提出,却想不到如今竟然被提前了二十年,恐怕又与ziji的到来有着密不可分的guānxi了,陈群提前很多年得到了重用,积累了相当的jingyàn,而幽州的发展则更是迅速。

    所谓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zhōng yāng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是对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恰如许子将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ān雄”。

    可说陈群当时提出的这个人才选拔之法与曹cāo唯贤是举的用人制度是违背的,亦是曹丕在改正其父所犯下的错误!当然唯贤是举在后世看来是最为正确的对待人才的态度,可在当时却是与社会实际相违背的,因为他触犯了很多原本属于士族的利益,曹cāo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固然令人钦佩,可此法却让他失却了不少士族之心,曹丕推行此举更多的就是一种与士族阶层的妥协,好稳固他的统治基础。

    因此刘毅部分接受了陈群的意见,他绝不愿在此时去触犯那些占社会主流地位的士族的权益,至少现在不会,在他心中是赞赏曹cāo唯贤是举的想法的,但亦有不同之处,因为曹孟德的唯贤是举并不看重德育,这也是他的几次求贤令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在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社会之中,人才的标准就应该是“德才兼备”,当然刘毅觉得曹cāo的做法有缺陷不代表他就一味的赞赏儒家的看法。

    诚然,像诸葛亮荀彧这般德才兼备之人的确优秀,可这样理想状态下的人才能有几个呢?人都是有着自身缺点的,这便要求主上有着包容之心与容人之量,更要能创造出利于这样人才发展的环境,可说曹cāo的做法太过激进而儒家的学说又太过求全,刘毅要做的就是在这二者之中去寻找平衡,同时还有一件极为关键的事情就是“面子工程”。有些事能做不能说,有些事能说不能做,更有些事表面与实质根本是背道而驰,可这却是华夏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

    为了争霸天下的基础巩固,刘毅亦要尽力去维护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