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 道佛争,道宣有意说四禅(第2/3页)  黄庭仙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惑莫闲,眉头微皱,心中一动,插嘴道。

    众人走在沃阳堡的途中,卫森怕莫闲受了和尚的迷惑,决定与和尚打成一伙,必要时点醒莫闲。

    道宣微笑着看了他一眼,眼中莫名的笑意一闪,接着说:“欲界定时,必有持身法起,身体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内部有物支持身体,自然安稳,欲界定难得易失,失之迅速,故又称为电光定,境界渐渐深入,若身心泯然虚豁,忘却欲界定之身体,坐中不觉手足床椅,犹如虚空,进入未到地定。”

    莫闲明白了,这种定不依赖一物,完全虚空,从安般(数息)入手,逐渐过渡到欲界定,然后进入未到地定。

    莫闲陷入沉思,过了一会问到:“未到地定后,到了初禅?”

    “不错,应该叫初禅天,不过,未到地定是一道关卡,可能出现定心过明或过暗,坠入旁门。”道宣说。

    “何解?”

    “定心过明时,可见青黄赤白黑等,日月星辰,或见宫殿,久之,可得神通,然而神通是有,但已坠入邪定,过暗则无知觉,陷入如熟睡的状况。”道宣说到。

    莫闲皱起眉头,他所说的这种情况,好像是他修行黄庭大道所遇到的情况,难道黄庭大道是他所说的邪定?

    又一细想,情况还是不同,那种情况出现得很迟,目前莫闲还没有出现,再说,禅定中没有听说出现胎息,即使出现,一定是在初禅以后,看来,两者着眼点不同。

    自未到地定出现,便开始进入初禅天,由未到地定深入,思维便上升初禅天,莫闲明白了,道宣这么说,那色界和无色界只是禅定的境界,而佛教徒却认为是真实的,故此说世界是虚幻的。

    由欲界六天进入初禅境界,却是进入色界二十二天,其中初禅十二天,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各天代表一种境界,粗分三个境界,即梵天、光天、净天合称初禅三天,每一天又分为四种小境界。

    广天四层天为第二禅天,即广天(严饰天)、少广天(小严饰天)、无量广天(无量严饰天)、广果天(严饰果实天);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为第三禅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为第四禅天。

    其后还有无色界四天,那是四无色定的范畴。

    莫闲到此,比较详细地了解四禅八定的修习,如果他弃黄庭之道改修禅法,不是不可能,但两者之间,似乎根本不同,四禅八定完全不问气的锻炼,比如初禅三天中第一天,也就是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

    此四天为修四禅定初禅得业清净的过程。

    梵身天者,离欲恶不善念念得住于身;

    梵辅天者,以离欲恶不善念念择法行之,所行恶行减少;

    梵众天,于一切恶行皆择法令不行;

    大梵天,不需择法恶行亦不起,始得业清净。

    一句话,它们基本上是精神修炼过程,物质在减少,而精神在增加。

    而《黄庭经》中,虽是存思为主,不过,莫闲现在还未进入这个层次,虽然他已到入静境的胎息层次,已能见到内明的开端,但他还未存思诸神。

    莫闲在寻思佛与道两者究竟有何不同,他这一沉思,道宣露出微笑,而卫森却偷偷着急:“莫闲,你的修行以道家为本,莫忘了大道!”

    一语点醒梦中人,莫忘了大道,世间万物,都是道的体现,这是莫闲在藏经阁中阅读了无数道家典籍,并且和其他宗教比较,但出道是宇宙的根本。

    “我明白了,佛以空为宗,道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分为二阴阳二仪,进而生成四象八卦,故道家以炁为一切根本,炁聚则现形于世间,炁散则归于无形,生死者,炁之聚散,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