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4 陈群议定荆州盟(第2/7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他现今在刘表帐下,虽得重用,然未若蒯越能够独掌一方,担负方面。

    陈群闻言起身,说道:“公乃心王室,对天子的忠诚,镇东虽远在徐州,也是久有耳闻。亦正因此,镇东将军才会派在下前来襄阳,与公定盟。

    “前时公使到我郯县,知道了公思与我徐联盟剿贼此意后,镇东非常的欣喜,当时就与群等说道,若袁公路、袁本初之徒,袁本初因天子所立,非合所意,而就竟欲立刘幽州为帝,其不忠之心,昭然已可见矣;袁公路窃据南阳,骄横跋扈,数侵汝、颍,也是个不忠之臣,二袁虽汝南袁氏后,而辱其族声,皆海内之大贼,汉家之悖逆也。

    “论以忠忱之士,天下群雄,唯刘荆州、刘幽州与我三人而已。

    “刘荆州,汉家宗室,名重天下,吾族累世为汉重臣,族声清白,著於海内,我正欲与荆州联手,呼应东、南,共灭二袁,其后兵向长安,剿灭李傕、郭汜诸贼,迎天子还於洛阳,再次兴我大汉,待至那时,功成名退,吾泛舟於湖,不亦快哉!”

    ——“泛舟於湖”,颍阴县外有一湖,景色优美,是个小有名气的景点,陈群所说即指此湖。

    重复完了这段虚构的荀贞所说的话,陈群继续往下说道,“公乃我汉家宗室,镇东也是我汉家栋梁,今公与镇东结盟,正如镇东所言,二袁不足灭,天子早晚必能为镇东和公迎回洛阳,汉家之再兴,指日可待也。”

    刘表转忧做喜,问道:“镇东果是如是说?”

    陈群说道:“绝无虚言!”

    却原来,刘表之所以会对陈群说出“一想到天子正在受苦,我就夜不能寐”,又说“我真忧者,实为此也”等等那一番话,其实究其本意,他是在为了给这次荆州、徐州的结盟定下一个政治上的基调,换言之,是想从陈群这里试探出荀贞答应与他结盟的目的是什么?

    或者也就是说,刘表希望荀贞的这次答应与他结盟,不是像袁术和吕布那样为了私利的结盟,而应当是两边为了共讨逆贼、复兴汉室的结盟。

    试探过陈群之意,知道了荀贞是认可他的这个政治基调的,刘表自是大喜。

    便於当晚,刘表设宴,其手下现在襄阳的文武大吏,如蒯良、伊籍、潘浚、庞季等等,及刘表的长子刘琦、刘表的从子刘虎、刘磐等都出席了酒席。——蒯良、潘浚、庞季等是荆州本地士人,陈琳、、伊籍等是投从刘表在荆的兖州士人。却从出席人员的身份组成和他们在荆州的军政地位,足可以看出刘表对荀贞的重视和对此盟约的重视程度。

    一夜尽欢,却不必多言。

    只说当晚酒宴罢了,接下来两天,陈群和刘表府中的蒯良等吏细细商议盟约的内容。

    两个势力之间订立盟约,实际上也很简单。

    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基调,基调定下,双方志同道合,那么底下来的内容就也好商定。

    几天的功夫,陈群与刘琦、蒯良、伊籍等就把盟约的细条一一议定。

    不外乎即是:荆州如果遭到外敌的侵略,荀贞要及时地给以帮忙;徐州如果遭到外敌的侵略,荆州也要给以帮助。以及,荀贞、刘表各自往朝中上的表,陈述政治主张的表也好,举荐任命官名的表也好,双方都要支持和承认;还有灾年的时候,双方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对方。

    等等之类。

    盟约商讨完毕,蒯良等把之奉给刘表观览,刘表无有异议。

    这份盟约,就此便算定下。

    盟约虽定,但是陈群没有立刻就回徐州去。

    荀贞给他的有交代,叫他拜访一下荆州本地的名士和南迁到此的北地名士。

    因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陈群相继谒见了蒯氏在襄阳的有名士人,如蒯良、蒯越的侄子蒯祺,如蔡瑁的几个从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