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 张孟卓遭伏大败(第2/6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入济阴郡境,潜行到了济阴郡与陈留郡接壤的冤句城外。

    陈留、陈国、梁国、济阴这四个郡的大体方位是这样的:陈留郡在西边,陈、梁、济阴三郡呈一个半圆的弧形,围绕在陈留郡的南、东两面;陈国在南,梁国在东南,济阴郡在东。

    这也就是说,冤句此县是位处在陈留郡的东边。

    同时,在冤句的东边,是济阴郡的郡治定陶;在其南边,是济水。

    却是说了,荀贞为何选在此地设伏?

    原因就正是冤句所处的这个位置。

    首先,亢父城在济水的北岸,从亢父撤向陈留的话,张邈一定是会沿着济水的北岸而行的,也就是说,冤句是他回到陈留的必经之地。

    其次,除了冤句,其实同样位处济水北岸的定陶也是张邈的必经之地,但现下定陶城中有部分的曹操兵马驻守,为免打草惊蛇,走漏风声,故是显然不宜选择在定陶设伏。

    再次,冤句离陈留郡非常的近,只有一二十里地,张邈撤兵途中,他大概率地会担忧荀贞是否会半道埋伏於他,所以在途中他一定是会小心戒备的,而冤句距离陈留郡非常近,到了冤句基本上就等於是回到陈留了,那么在这个时候,紧张了一路的张邈及其部队的戒备就一定会放松下来。

    综上三点,所以在冤句设伏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定陶这里有曹操驻兵的原因,为了避免被他们发现,荀贞在兵向冤句的途中,相当地注意部队行军的隐蔽性,并根据斥候不断报到的张邈部队行进到的方向和位置来计算自己部队到达冤句的时间最好是什么时候,遂於这天夜半,悄悄地渡过济水,在冤句城北设下了埋伏。

    就在设置下埋伏的第二天中午,撒出去的斥候飞马回报,张邈的部队已经出现在十余里之外。

    荀贞此回所亲率之兵尽皆精卒精,总共的兵马人数不多,三千人而已,这三千人主要是陈褒和太史慈两部的兵马。接到斥候来报,荀贞就传下军令,命全军从潜藏的谷地出来,令太史慈率部伏於道北,令陈褒率部伏於道南,自则率领余下部队伏於靠西的位置。

    陈褒、太史慈分别接令,即各引本部出了谷地,到荀贞指定给他俩的设伏地点埋伏。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官道东边军旗招展,一只大约数千人的部队迤逦而来,这正是张邈所部。

    陈褒、太史慈两部伏於道路两侧,静静等待荀贞攻击的命令发出。

    荀贞临高而望,看着张邈部越行越近,却是不慌不忙,直到其完全的进入到了太史慈、陈褒的埋伏阵地,这才笑令左右,说道:“可以击鼓了。”

    命令下达,顿时间鼓声大作。

    陈褒、太史慈及其两人所部闻得鼓声,一时俱起。

    他俩听到鼓声,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明白这是荀贞在下达给他们发起进攻的命令,张邈部的兵士蓦然里听到鼓声,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未知的事物会造成人紧张或者慌乱的心理,本来就正在慌乱,紧接着,骤见两路伏兵呐喊着杀出,确如荀贞推测,陈留在望了,此时此刻的张邈所部之兵士正是放松的时候,不意突然遭袭,登时大乱,乱作一团。

    太史慈擐甲执槊,单骑先入,身边只有两三个从骑跟从。

    从荀贞的这个位置遥遥望之,看见明媚的春光之下,黑黄色的土地之上,太史慈骑着一匹黑色的战马,挺槊冲锋,就像一支离弦的快箭,径直就插入到了官道上张邈所部的北边侧翼中。

    冲入之后,他的身影及从於其后的那两三个从骑的身影,都被张邈部士兵的身影给遮掩住了,大约消失了有小半刻钟,很快在张邈部的南边侧,翼看到了他们突阵而出的身影。

    却是不过区区片刻功夫,太史慈就从道北穿过了整个张邈部队,冲到了道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