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4 东郡陈留两急报(第2/5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部队很多都是新卒,而荀贞那边多为善战之老卒。士气已低,士兵的战斗力又不如对方,如何能够战胜?    所以,曹操内心中其实是很焦急的,但曹操是什么人,焦急的情绪他自是不会流露给他的将士们看到,故是,他表现出来的态度反而是充满了信心。    便在雨停之后,曹操指挥部队,试着又攻了两次亢父,却不能下之,焦急的心情越发增长之际,这日,曹操得到了一道军报。    军报的内容是:荀贞领兵从合乡出发,朝亢父这边来了。    观罢军报,曹操心道:“贞之终於是欲趁我数攻亢父不下,又前时连日春雨,天时对我不利之机,兵发来攻我了么?”    从合乡到亢父需要渡过泗水,在此之前,曹操已经派了兵马扼守泗水渡口,接到此道军报,曹操乃传下军令,调兵遣将,赶去渡口增援,给据守渡口的兵马下达命令,要求务必要把渡口守住,决不能放荀贞的兵马渡水来到亢父;同时,他召集诸将,传达将令,命令再攻亢父。    便於这天下午,其麾下诸将各领兵出营,再一次对亢父城展开了进攻。    曹操没有出营,他登上望楼,眺望观看这场攻城之战。    曹操身边站着一人,面相十分的慈祥,看起来就像一个敦厚的长者,这人不是别人,正就是陈留太守张邈。    ——却那张邈怎么会在曹操的军中?本来张邈他是呆在陈留没有出来的,但后来在得知了孙坚带兵前去颍川,与吕布在郾县鏖战之后,他觉得汝南方面他是后顾无忧了,而这个时候曹操刚好把昌邑攻下,兖州的胜利看起来唾手可得,由是,为了不让曹操独占这份胜利,他便听从了陈宫的建议,慌忙率兵出陈留郡,赶到昌邑,与曹操合兵。打下昌邑,继又俱至亢父。    曹操、张邈抚栏观战。    亢父城头,数面将旗招展。城西的主旗是荀攸、乐进之旗,城北是跟着荀攸、乐进退到亢父的潘璋之旗,城南是一样跟着荀攸、乐进退到这里的济阴相刘馥之旗。三面高大的主旗两侧,城墙垛口之间,又有各色的较小旗帜,总计十余面,这些是守卒军中各营主将的旗帜。    荀攸、乐进等的亲自临城指挥下,守卒们迎对三面之来攻,振作抵御。    箭矢如同飞蝗一般从城头射出,又有小型的投石车从城头上向外投石。    城下亦是箭如飞蝗,投石车不断向城头、城墙上投石。    曹操、张邈联兵主攻的是城西,二人重点观看的也是城西,但见那排成阵型的步卒迎着箭矢、碎石,用半截船等物作为阻挡,奋力向前,却是於各部将校的催促下,进战多时,依然是不能够靠近城下。攻战了一个多时辰,进攻的部队换了三轮,伤亡颇多。    张邈皱起了眉头,说道:“孟德,实在是没有想到,荀公达、乐文谦败军之将,如今困守亢父一城,居然不仅能守到现在,且观其士气,犹尚高涨。”    曹操说道:“荀公达智谋之士,乐文谦敢战之人,并此亢父城易守难攻,他两人虽丢了昌邑,战败到此,但我军要想很快就把亢父打下,亦小难也。不过也无妨,今日打不下,明日再打,对於打下亢父我还是很有必胜之信心的,只不过最多多费几天时日罢了。”    张邈担忧地说道:“军报上不是说荀贞已然率兵出了合乡么?孟德,如果被荀贞之率兵来到亢父城下援助城内,这场仗,我看就不好打了。”    曹操意态轻松,抚须笑道:“贞之要想到亢父来,须先渡泗水,泗水渡口,我已把之守得严严实实,他又怎会那么容易就兵到亢父城下?孟卓,你不必焦虑,且观我迟早取下亢父就是!”    正说话之间,望楼下奔来一个军吏。    这人上了望楼,到曹操、张邈面前,两人看去,是曹操的帐下吏朱台。    朱台手捧一檄,奉与曹操,禀报说道:“明公,东郡来檄。”    曹操接住檄文,展开观阅,不多时,檄文看完,他不动声色,把檄文重新叠好,交给朱台,说道:“我知道了。你去把此檄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