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0 隐秘非只君可寻(第2/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的话,惋惜地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可惜。”

    “可惜什么?”

    “如你所云,豫州儿此前未尝任过郡县长吏,於民事上无有经验,可惜他这两个月却居然做得还不错,没出什么差漏,否则,如能让我抓着他一个错处,就足够逐他出郡了。”

    荀贞现为“守太守”,还没转正,如被赵然抓到一个错处,确是有可能会被赵然逐走。

    闻得赵然说起“逐走荀贞”之事,李鹄顿时来了劲头,他上次被荀贞面辱后跑来向赵然哭诉,赵然只是不耐烦地敷衍他了几句就把他打发走了,让他至今不得报仇,早就忍不住了。

    他说道:“豫州儿现在虽无错处,不代表他以后没有错处。”

    这话说到赵然心里去了。荀贞初来郡中时,赵然自恃家威,没把他当回事儿,不够重视,但随着荀贞慢慢在魏郡站住脚,并一步一步地掌控住了局势,他不得不开始重视荀贞。他早就寻思着想抓住荀贞一个错处,将之逐走了,只是荀贞谨慎,他一直没有找到可兹利用的东西。

    “你有找到他错处的办法?”

    “愚以为,要想找到他的错处,非得从他身边入手不可。”

    “你细说说。”

    “豫州儿再谨慎,也不可能一错不犯,就算他政事上不犯错,人皆有七情六欲、喜好憎恶,他在私德上也必有短缺。连孔子还做出过‘子见南子’的事儿,何况豫州儿?抓不到他政事上的错,何不抓他私德有亏之处?豫州儿出身名族,对他来说,名重於命,以之为要挟,不愁他不服软。私德乃人隐秘之事,要想知其私德之亏缺,唯一办法就是收买他身边的亲近人。”

    赵然大喜,又蹙眉,说道:“豫州儿身边多是他的乡人、故吏,对他必是忠诚,要想从他身边人下手,恐不易也。”

    “姜显(许仲)、刘邓、陈到、陈褒、典韦诸辈,或为其乡人,或从其日久,恐不易为少君用。荀攸、荀成、辛瑷、文聘诸辈,或为其族人,或为其亲族,或为其家学的门生,恐亦不易为少君用。然,豫州儿身边的那几个冀州人却或许能被少君用。”

    “那几个冀州人”,这说的是岑竦、程嘉、陈午等赵郡人、赵云、夏侯兰、严猛等中山人和审配、栾固、霍衡、陈仪等新近得到荀贞重用的魏郡人。

    这些人跟从荀贞的日短,对荀贞的忠心可能不及许仲、荀攸、典韦等人。

    赵然说道:“豫州儿身边的冀人有不少,总不能一个个地去试探,这会打草惊蛇,引起豫州儿的警觉。这么些个冀人里边,你觉得哪个最有把握?”

    “赵云、岑竦深得豫州儿信用,一个现与典韦共掌豫州儿的近卫,一个现为郡主记掾,且据郡吏们说,此二人俱忠直之人,怕是不好拉拢。夏侯兰与豫州儿不算亲近,跟从豫州儿得晚,又常在营中,对豫州儿的私事应所知不多,拉拢来也无用。审配士族子弟,得豫州儿恩用,显居郡上计掾一职,其人又素以性刚忠闻名郡中,估计也不好拉拢。栾固、霍衡、陈仪等人向不与君家交通,亦难拉拢。鹄窃以为,程嘉、陈午二人最适合拉拢,而又以程嘉最为合适。”

    “程嘉、陈午?陈午之名,吾未曾闻,程嘉之名,吾有闻之。我闻程嘉亦如岑竦、赵云,深得豫州儿重用,长从左右,也是豫州儿的一个亲近之臣,你且说说,他和陈午为何好拉拢?”

    “鹄打听过了,陈午其人,性非刚正,因出身贫寒,不识字,跟从豫州儿之前只是一个斗食亭长,是故在他掌兵之后,他营中的书佐诸吏最先对他常自轻视,他乃御下奇谲,每自示才干,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也。少君请想,这样一个能以‘奇谲’手段御下的人,肯定不是一个不知变通的人。豫州儿与少君比之,如燕雀比之於鸿鹄,陈午不会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