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 守职岁满乃为真(第3/4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甚佳,此外,豫州儿和赵郡的郡县吏员也大多私交不错,如邯郸左尉周仓、如襄国令姚昇等等,又及,赵郡冠族邯郸氏家的邯郸荣是豫州儿在任赵中尉时的中尉主簿,乃是他的故吏,有他们上下掺和,新国相怎能不答应豫州儿借粮之请!”

    赵然呆了半晌,恼羞成怒,一脚踢翻案几,怒道:“堂堂二千石国相、比二千石中尉,却被属吏、大姓玩弄於股掌,毫无半点主见,无能、无能之极!”

    他却忘了,便在三天前,他还指望着荀贞会在魏郡大姓的不合作下败下阵来。

    李鹄的额头又一次汗水涔涔,荀贞先杀赵然在郡兵里的心腹,接着驱逐五官掾等郡府大吏,如果不能把他这股锋芒给扼制住,那么下一个倒霉的没准儿就会是他本人了。不错,他身为六百石的郡丞,是朝廷命卿,郡守无权擅杀,可是却能给他罗列罪名、奏请朝中治罪的。

    他拽着袖子不断地抹去汗水,问赵然,说道:“少君,豫州儿借来了粮食,眼下之计又该当如何?”

    “二千郡卒加上三千义从,总共五千步骑,人吃马嚼,日用非少,他就算是借来了三万石粮,又能当得几日?我就不信赵郡会一直借粮给他!且等着,等用完了这些粮,我看他又能怎样!”

    ……

    魏郡太守府。

    荀贞、荀攸、刘备等人也接到了从赵郡借来的粮食已入魏境的消息。

    刘备问道:“明公,玉郎、云长、子龙他们到了么?”

    一为防盗贼劫掠,二为防赵然等暗中下手,荀贞亲点辛瑷、关羽、赵云三人率五百步骑提前去魏、赵边界等待,只等粮车入境,便护入邺县。

    “已经到了,用不了两天,这批粮食就能被送到本县。”

    刘备松了口气,旋即又忧上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次虽从赵郡借来了粮食,可赵郡也不宽裕,借粮之举可一不可再二。今我郡步骑合计五千余,月需粮一万五千石左右,三万石粮只够两月之用,如再加上郡中日常之所需,连两个月都撑不过去,现今方才二月,距离夏收还有三个月,这余下一个多月的缺口,不知明公打算如何应付?”

    荀贞现在不是中尉,是太守了,已不再单管兵事,依照两汉之制,郡吏的俸禄、邮传的费用、对百姓的赈济、郡县日常的财用,包括兴造工事等各项开支都是从郡财政里出,这些事儿他都得负责,现今郡府库里的存粮所存无几,可以说能用的只有这三万石粮,纵使郡里差不多一半的县现均已被於毒盘踞,要想使这剩下的一半的县运转正常,只三万石粮也远远不够。

    荀贞没有当太守的经验,之前在赵郡时,虽从刘衡那里学来了一些治郡的办法,可那些办法没有一个能应对当下之形势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眼下亦无计可施。

    虽然没有应对的办法,可他并不露怯,表面上晏然自若,从容笑道:“玄德,当下之急,不是考虑用完了这些粮该怎么办。”

    “那是?”

    “而是应该考虑有了这三万石粮,我等能做出什么事来!”

    “明公的意思是?”

    荀贞展望堂外,遥观蓝天云起,说道:“而今於毒作乱,肆虐郡中,有了这三万石粮,稳住郡兵和我的义从,我就可以平乱了。”

    刘备劝谏说道:“明公刚罢逐了诸多郡府吏员,郡内不稳,此时用兵,恐非良机。”

    “公达,你以为呢?”

    荀攸答道:“玄德所言甚是,明公亦言‘攘外者,必先安内’:於今明公方展雷霆之威,驱逐郡府诸吏,府中五官掾并及诸曹曹掾之职大多悬置空缺,此府内未稳之时也;公初至而即大逐府吏,诸县令长、丞尉难免震怖於下,此诸县惶恐之时也;内外不安,外又有赵、梁、魏、王诸与公结怨之家窥视於侧,莫测其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