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 偏将军用计赚盖(第2/3页)  三国之最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心、人心,韦温诈称获得了一封射书,也即城外用箭射进来的书信,言称应劭将亲率援兵至,又诈称臧霸、昌豨反叛,料荀成部必已军心浮动,定不能久围盖城。城内的军心、人心由是稍安。韦温在城中起高台,使弓弩手居於其上,射城外的荀成营。

    荀成营中。

    荀成、郭嘉等刚刚得到郯县发来的军报,幕府在军报中略述了昌豨叛乱不成、反而身死的经过,随着军报来的,还有荀贞的一道手书。

    荀贞在此书中,把自己遣臧艾、荀濮入臧霸营从战的应变举措给荀成、郭嘉讲说了一遍,在书末,又把自己“只要安抚住臧霸,孙观、吴敦就能放心使用”的判断也给荀成、郭嘉说了。

    这道手书当然是密信,只能荀成、郭嘉看。

    两人看了,荀成向郭嘉问计,说道:“吾兄以为,抚军既安,则孙、吴二校尉便亦会安。中郎意下,以为如何?”

    郭嘉沉吟片刻,答道:“泰山兵吏,一向来所服的只有臧抚军,昌霸者,虽勇冠泰山诸营,然论及威德,却无有也。主公的判断甚是,只要臧抚军不乱,孙、吴就不会有异心。”

    “昌豨反叛之事,孙、吴二校尉尚不知,我是现在告诉他俩,还是等打下了盖县,再告与他二人知?”

    “我闻将军在琅琊时,与孙校尉常欢酒宴,将军与孙校尉的私交应不错?”

    “还算可以。”

    “如此,将军正可推心置腹,示孙、吴二校尉以诚。”

    荀成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从善如流,当即采纳。他先召来羊琮、高堂隆等重要的文武吏员,把昌豨叛乱事告与他们知道,接着遣吏请陈午、孙观、吴敦三校尉来见。

    陈午、孙观、吴敦三人相继来到。

    孙观是最后一个到的,他在帐外解下佩剑,步入帐中,行军礼,见过荀成。荀成叫他入席。孙观坐入席中,看了看对面的陈午和临席的吴敦,又看了看在座的郭嘉、羊琮、高堂隆等,再又看向荀成,发觉除了荀成、郭嘉,其余诸人的神色都有些不对。

    陈午目光炯炯,吴敦额头冒汗,羊琮、高堂隆等跽坐直身。

    孙观心中一动,想道:“莫不是出了什么事?”问荀成道,“将军召观等齐来,可是有重要的军事吩咐?”试探地问道,“是要总攻盖县城了么?”

    荀成说道:“攻盖县城不急。我有一事,想劳烦君与吴校尉办。”

    “敢问将军有何事?请示下。”

    “我想要你和吴校尉反叛。”

    孙观惊道:“将军此话何意?”

    荀成示意羊琮把幕府的军报递给孙观看。

    孙观才看了几句,就汗水涔涔,顿时明白了为何帐中诸人神色各异,他不等看完,把军报丢下,虽是甲胄在身,却不敢再仅行军礼,离席起身,伏拜在地,口中说道:“将军明鉴,昌豨狗子,此叛乱之举是他一人所为,观实不知情!”

    荀成也站起了身,走到孙观身前,把他扶起,笑道:“吾与校尉相交日久,校尉之忠亮,吾岂不知?校尉何必如此!吾兄有书与我,在书中,吾兄亦道:昌霸之反,已然察清,与臧抚军及诸君皆无关,不久前,吾兄檄令臧艾、荀敞赴抚军营,从击泰南。吾兄若是疑抚军与君等,又焉会如此举为?……校尉不要多心,我适才所言绝非相诈,而实是我之所真欲也。”

    孙观又伏拜在地:“君侯、将军明睿,观肝脑涂地,不能报之。”

    吴敦也离席下拜,亦道:“肝脑涂地,不能报之。”

    荀成叫他两人起身。两人起来后,不敢就入席。荀成亲把他两人按坐回席上。待荀成亦归席坐下,孙观已猜出了荀成方才所言之意,问道:“将军刚才所言,可是要观与吴校尉诈反么?”

    “斥候谍知,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