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75.第675章 陷入僵局(第1/3页)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_t;正如科恩总督所担忧的那样,荷兰人的身份往往在这种时候就成为了获取情报资料的障碍,这与亨克领导的情报部门是否努力没有太大的关系,由于人种和文化的差异,华人不可能给予他们完全的信任,就像他们也不可能完全相信华人一样。(而这些在华人圈子里口耳相传的消息,自然也很难流入到荷兰高层的耳中。

    随着去过三亚的大明海商数量逐年增多,海汉在近两年的发展状况已不是什么秘密,也通过各种途径传扬到了巴达维亚。苏克易的工作就是跟大明海商打交道,有意无意自然也听到了很多相关的信息。而东印度公司高层这些荷兰人,平时能直接接触到的明国海商,就算见面也只是商谈贸易事宜,交情远远达不到聊这些奇闻轶事的程度。

    苏克易看两人目瞪口呆的模样,也懒得细细解释这其中缘由,便接着说道:“传说海汉人在天启七年初到这三亚之时不过数百人,靠的便是不断吞没琼州本地和外来的人口来壮大自身。仅在这三亚方圆百里之内,据说便有六七万人在为其日夜劳作。在安南c广东等地都有海汉所控制的沿海地域,其所辖的人口也绝非小数目。而海汉对人口的需求似乎无穷无尽,仅靠大明和安南都难以满足,才会要求葡萄牙人从昆仑州不断地贩运昆仑奴过来。”

    “你先前也说过,海汉治下至少已有十万人口,那这琼州岛一地大概有多少人口?”范隆根追问道。

    “二十万应该是有的,具体的数字倒不太清楚了。琼州这地方原本北边的府城和儋州才是人口集中之地,这海汉人在南边落脚之后,才将这三亚经营成了岛上最为繁华的地区。还有数万黎苗两族山民,常年定居在岛中央的山林之中。”苏克易解释道。

    “那确实不少了!”范隆根听了这个答案之后心情更为沉重了。东印度公司虽然也号称数万员工,但都分散在远东各处殖民地,并没有像琼州这样人口相对集中的势力范围。而东南亚地区的土著天生好吃懒做,完全不像华人那么勤劳肯干,像农耕c基建这类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的生产建设项目,往往就会因为劳动效率底下而导致进度缓慢。要想在东南亚地区像海汉人这样用四年多时间就建成三亚这么繁荣的港口城市,几乎是天方夜谭。以范隆根的看法,巴达维亚建城已有十多年,但城区和港口还未必有这三亚像样。

    不过巴达维亚的城池倒是比这山脚下的胜利堡大多了,当然这也有情可原,那跨海而来的纯正海汉人据说才几百,前期哪有能力自行修建一座大城。而且据说这胜利港附近海岸上建有极为厉害的岸防炮台工事,海汉人根本就不需要修建一座坚城来确保自己的安全。但要说海上贸易,三亚却是有巴达维亚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那就是距离安南和大明极近,天然拥有两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且海汉人也是华人后裔,与大明进行贸易毫无障碍,根本不用像东印度公司那样还得委托中间人以走私的形式进行贸易reads;。(广告)

    讲道理讲不过,动武也未必打得赢,搞贸易制裁可是人家求之不得,比发展潜力似乎也处于下风,这么一件一件地挨着琢磨过来,范隆根很沮丧地发现自家还真是一点优势都不占,这谈判还怎么跟对方讲条件?他这才发现这个差事跟他出发之前的设想完全是两码事,出发前只是认为这次出使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但现在看来个人安危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而谈判内容却是完全陷入了僵局。

    科恩在出发之前就已经给他们定了不容改动的底线,但却没能给他们任何一件可以真正威胁到海汉的撒手锏,这就给他们的谈判过程造成了极为被动的局面。而海汉人显然也不会在这种局面下主动让步,尽管谈判才进行了半天时间,但荷兰代表团似乎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境地。

    “如果我们想不出能让海汉人感到紧张的交换条件,那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