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5章 你换上朕的灰袍(第2/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夫为姓陶的下厨!”

    长孙润晃一晃那把银壶,冲爹挤挤眼说道,“新得的佐料,为何不去?”

    长孙无忌连想都没想过,这不要惹事吗!等老儿子上前搀起自己迈步进入厨房,长孙无忌才回味过来,想退回来也不能了。

    厨房内,两位年近五旬的厨娘正瞅着那副豹鞭发愁,穷乡僻壤的县厨子,要说炖鱼炖肉,宰只鸡炖个嫩笋、蘑菇什么的不在话下,豹子那是吓人玩的,豹鞭就更没见过。一个人就问,“这位小哥,此物是不是要去去骚筋?”

    长孙润说,“大姐呀,这可是豹鞭,哪能随便去呢?都让你去了县太爷吃什么滋味?”说罢看他爹。

    长孙无忌清着嗓子道,“嗯嗯,正是此理,老夫在黔州做过不少的,罗刺史便是这么吃,也从不去什么骚筋。”

    厨娘放心地清洗,入锅,锅里“兹兹啦啦”一片热闹,厨娘拿起料酒,不知道该不该放,便看长孙润。

    长孙润晃晃手中的银酒壶,怀疑道,“爹,这玩艺儿能放料酒吗?”

    长孙无忌从来没这么兴奋过,连声制止厨娘道,“别,你可别加料酒,你这么放佐料,跟去筋有什么区分?得搁黄酒!”

    长孙润道,“我说爹你怎么让我去灌黄酒呢!放多少?”

    他爹迟疑着,“酌……按理酌量便好,只是不知县太爷口味。”

    他的话还没说完,长孙润说着“我知道,太爷口味可不轻”,将壶里汁液全部倾入锅中,“好啦,先猛火再文火,十成汤汁熬成三成便可出锅,此菜喝汤为上,吃肉的都是他娘不懂装懂的。”

    一个厨娘问,“两位,你们是太爷从哪里请来的高厨?”

    长孙润道,“刚才我爹不是已经告诉你了,黔州刺史府常做这道菜,到时候端上去你可不要冒功啊,这可不是你做的。”

    说罢,拉起父亲出来,假意去后边的厕房。长孙无忌不无担心地问,“这能成吗?惹出事来如何是好?”

    长孙润这才有些担心地说道,“儿子只是个纨绔,有时候要先管自己好不好受,此刻我只是担心,万一哥哥在盈隆宫知道了会不会苛责于我。”

    长孙无忌暗道,老儿子十年不与澎水县官方来往,第一次却是因为自己,一下子将澎水县得罪到头了。

    长孙润做了这么档子荒唐事,不担心自己往后的处境、会不会被澎水县追究、穿小鞋,却在担心盈隆宫的态度。

    那么一可说明盈隆宫与儿子的关系密切,对自己今番的黔州请驾之行一定多有助益。二可说明盈隆宫虽然多年沉寂,但力量绝不能忽视。

    长孙润的话也让他猛然想起了这么多年萦绕于心的问题,脱口问道,“儿啊,为父多年来一直认为,金徽陛下于那年的正月初五身遭不测,当然这也是朝中上下许多人的共识,但你告诉为父实情。”

    长孙润低声道,“那年中箭的人不是我哥哥,是郭孝恪!”

    是郭孝恪!!!

    这句话有如裂天的轰雷,在长孙无忌的心头激烈震荡!

    那年初五在永宁坊的三人,有皇帝、高审行和郭孝恪。高审行此时仍在延州任着刺史,而李治和武媚娘已经明确告诉他,金徽皇帝依然健在,那么死的只有郭孝恪!

    长孙无忌奇怪于知情者高审行,多年来对此事也只字未提,他还想多问一句什么,发现老儿子此时正在用一种不解、遗憾、惋惜的眼神看着他。

    长孙无忌不住地眨着眼,目光在儿子面前躲闪着。

    长孙润说,“那晚崔夫人难产,危在旦昔,哥哥和高审行都争着去江安王府取回凝血珠。但郭大人说,是他得了儿子,正该他前去。只不过在同高审行相互推阻的过程中,两人的袍袖上、胸前都沾了血迹,哥哥说,‘时间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