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4章 喂了几遍(第3/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口大口地深吸着气,满口满鼻的桃花香,额上汗如泉涌,脸白的像纸。

    有狱卒扛来了几卷苇席,麻利地在房遗爱的身子底下、四周铺开,以防一会儿被他的污物弄脏了大街。

    房遗爱放声大哭,高声呜咽着“公主——你来——没来。”

    公主没来。

    但有一位铺席子的狱卒正好在他身边,低声问他道,“你还记不记得前年被你强占了茶坊的那家?他们一家都来看你的笑话了。看你以后使什么喝茶,喝了茶装在哪儿。”

    然后在房遗爱对茶坊主的回忆中,狱卒跑过去拿起了鞭子。

    左脚的方向首先传来一声鞭子响,拴在房遗爱腿上的绳子首先绷紧,拉得他下半截身子离开了地面。

    房遗爱的腿筋在抗拒着,一下子滚烫起来,随后另四个方向也传来鞭声。

    ……

    上元节就在各个层次人们的不同感受里,悄悄地溜过去了,农夫们做着打算春耕,蚕妇们忙着唤醒蚕种,开始欣欣向荣的一季。

    大明宫在二月里有个最最重要的事情——皇后亲蚕。

    为这件事,长安的贵妇们已经不知道念叨了多少回,宫里总算传出信来,明日柳皇后要亲自主持这次女界的重要活动。

    因为借着这件事,她们可以看一看久未露面的皇后病情如何。

    另外,在皇后亲蚕仪式之前、该由皇帝主持的祭农典礼已被省略了。人们心里自然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只有亲眼见一见皇后,才会有个更清晰的判断。

    皇后在前三日已按着程式进行了沐浴斋戒,尚舍局设御帐于正殿以西,帐口朝东,尚服局布置斋帐的侍卫,皇后就要在这里面斋戒,又是淑妃樊莺全程陪着。

    亲蚕正日,皇后率领内、外命妇至长安北郊。

    参加皇后亲蚕的长安命妇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柳皇后,仿佛要从她神色上,盯出皇后自大年初五以来、所经历过的每件事。

    皇后的所有仪式都有两个人左右陪同,左边是谢贵妃,右边是樊淑妃。

    内外命妇一品的各二人,二品和三品的各有一人,她们要陪同皇后完成采桑仪式,命妇们执着采桑所用的银钩,有的挎着盛放桑叶的筐子,各就各位等皇后升坛。

    谢金莲和樊莺扶着皇后登坛,她穿着黄罗织成的鞠衣,头上的饰品十分简单,但恰恰多出几分亲农的味道来。

    有谒者按步骤提示皇后该干什么,尚功局女官双手托着供皇后采桑所用的的金钩,将它献给皇后,典制再进献盛放桑叶的筐子。

    坛上有事先移植的一株桑树,皇后要举着金钩采下桑枝来。

    谢金莲要替皇后做这件事,伸手示意皇后将金钩给她,但被樊莺低声制止。

    这一节没有出现什么纰漏,皇后十分完美的完成了,她手法轻盈地举钩拉弯了桑枝,将它采下来放到筐子里,只采三根桑枝即可。

    皇后采桑完毕,内外命妇依次再采,有宫中女史在旁边相佐。一品命妇不论内外,各采五条桑枝,二品采九条。

    在第二个仪式时,皇后就出了岔子。

    皇后与内外命妇们齐至蚕室,按着规矩应该是:尚功局的女官将皇后及命妇们采来的桑叶交与蚕妇领班,让她洗净切细。之后要由一位有婕妤身份的皇妻拿来喂那些小蚕。

    问题是,大明宫里哪有什么婕妤!

    连太极宫都算上,金徽皇帝在妃位以下、临幸过的女子总共只有三个人,还让谢金莲逼的投湖死了一个。

    与投湖宫女同时被皇帝临幸的另一个宫女叫长儿,这是她的复姓,另一个是叶玉烟。

    谢金莲匆忙间连长儿的名字都记不住,就把她叫来冒充婕妤了。

    只是柳皇后一点都不记得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