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9章 品人品酒(第2/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眉方面倒是和自己有些相像。

    这应该是善战之人共有的自信与坚果和敢毅,皇帝不必谦虚。

    因为薛礼、长孙润亦是如此,郭孝恪,郭待诏父子亦是如此——但尉迟恭和程知节除外,一个大黑脸,一个大肚子,那是个例。

    但皇帝对侯君集贞观十七年谋反之事一直心存怀疑,自小跟着侯将军和侯夫人长大的皇后柳玉如更是不相信。

    纥干承基当年对侯将军的污告,和褚遂良在渭水之盟时、对侯君集一句无心抢白的长久记恨,无一不指向了侯君集可能存在的冤屈。

    只是,在先皇再征高丽时,当时的西州大都督高峻,明明已将断了腿的纥干承基,用铁链押送到了前线御营。

    那么先皇在问过纥干承基西面、沙丫城的经过之后,就没多问一句别的?这么轻易将纥干承基丢还给了盖苏文?

    如果问了,纥干承基没说说侯将军这件事?如果说了,先皇能无动于衷?

    一位功臣之获罪,原因也绝不会这么简单草率。以先皇对待功臣的态度,要杀侯君集不会不慎之又慎。

    各级司法、司刑机构并非吃干饭的,定重案要证据确凿、以理服人。

    侯君集是个人杰,正常情况下不会一句话都不辩解,便引颈受戮。

    当年,褚遂良正在军中随驾,如何让褚遂良透露一下御营中的经过?

    足足将二十四幅画像都看过一遍,皇帝心情好了起来,因为在新的一年中他要做的事还很多,不管结果如何,将侯案再理一遍,皇帝才能心安。

    他对濮王和晋王提议道,“朕即然赐酺了,那么新年的头一顿酒,便让我们兄弟们来场痛饮!”

    另外的兄弟俩当然看重这次同陛下亲近的机会。

    但晋王问,“也不知今日是什么皇历,皇兄喝酒要不要让皇嫂知道?”

    看来有关已日、午日皇后禁酒的传闻,已经飞到李治的耳朵里去了。

    皇帝不以为然地狠“切!”了一声,“大年夜宴时便是午日,她敢怎么着?还不是让朕喝个痛快!我们走!”

    兄弟三人雄纠纠地下了凌烟阁,皇帝专门差着内侍到甘露殿看了一眼动静,内侍回来说,皇后娘娘和众妃已经回了大明宫。

    皇帝吩咐道,“快去,请兵部尚书薛礼、左千牛大将军长孙润,让他们来太极宫与朕共饮!吴王一定未也走呢,快去杨太妃处看看,请他过来……不,还是我们去千秋殿!那里近便些。”

    李泰和李治听出来了,皇帝所说的“近便”是单对吴王而言的。

    千秋殿是女学的在用场所,如果吴王此时仍在他母亲那里未走,李恪只须几步路便能赶过来。而薛礼和长孙润到太极宫来,到哪座殿都无所谓远近。

    从这一句话中,便能看出金徽皇帝对启用吴王一事的急切。

    ……

    太极宫女学。

    故隋公主闻知陛下相召吴王,慌忙催促儿子快去,又亲手替儿子拉展了袍服,有千言万语要叮嘱他一下,急切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圈都急红了。

    她的儿子也是天子之后,是雄才大略的文皇帝庶长子,而他受的委屈已经够多了,早就该有个良好的结局。

    吴王安慰道,“母亲你放心,儿子记着你的话呢,陛下问什么,我便回什么,绝不耍弄心机。”

    公主道,“因为娘知道你心中一向坦荡,也没什么心机可耍。若是此时换上你兄弟李愔,娘就不敢这样叮嘱他。”

    太极宫的御厨操办一次承天门大宴也不在话下,皇帝有旨,千秋殿的小规模御宴很快便备好了。

    最先赶到的是吴王李恪,皇帝看他的颧骨、眉头,其实也是个同待诏一般英武的人物。

    但与郭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