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1章 国公叙旧(第2/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今日机会难得,说一说玄武门之变吧。不解玄武门,便不解朕的父皇,将舅父亲历的那些事给朕与皇后都讲一讲。”

    于是,赵国公再讲玄武门的前因后果。于是,这段充满血腥的陈年往事,一一呈现在皇帝和众妃们眼前。

    赵国公说,要讲玄武门之变,就要先讲一讲,武德九年的六月初四,秦王和太子、元吉的两方面人马是因何聚到那里去的。

    因为高祖皇帝在前一日,已经传出话来,对于太子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这些烂事,他已经忍够了,要做个明确分断。

    而且高祖已于初三日传诏,令大臣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人次日同入太极宫,大家一同做个见证、说说谁是谁非。

    太子与秦王之间的矛盾,赵国公当然比谁都清楚,但金徽皇帝和他的女人们知道的并不详细。

    因而,对高祖昔日所要“分断”的这些矛盾,赵国公还是要给这些年轻人讲一讲。他只能说一些重点的事,不能面面俱到。

    一件事是秦王被高祖——他的父亲责备。

    被皇帝明言责备,责备的对象又是战功卓著的秦王,这怎么说都不是小事。此事看起来与李建成没什么直接联系,但二人相争,其中一人被责问,另一人自然高兴吧?

    要讲这件事还得说一说高祖的私生活。

    赵国公说,高祖当时后宫妃嫔如云,但最为得宠的有两人,一个是张婕妤,另一个是尹德妃。

    这两人的亲戚因为她们的原因,而纷纷得到高祖重用,别的不说,有许多人都在太极宫中各殿分管着宫事。

    当时,秦王攻下洛阳,高祖带着后宫诸妃跑到洛阳宫去巡玩,这些妃子们见到洛阳府库珍宝、服玩稀奇,纷纷向高祖索求,而张婕妤和尹德妃,还要为她们的兄弟求官。

    这些妃嫔们谁都不傻,高祖的儿子又不止一个太子建成、一个秦王殿下和齐王殿下,趁着得宠不为自己的亲戚和孩子求点啥,更待何时?

    只是自己孩子没本事,凭着皇帝恩宠求个小官小职尚可达到目的,但真正的重职重爵,没有军功那是万万得不到的——高祖即便想给,也得琢磨琢磨。

    而那时的秦王殿下已封了帑簿手握财政支配大权,同时天下未定,秦王又经常领兵在外,军权也响当当,高祖诸妃的急切之情一想便知。

    用赵国公的话说,“官爵非有功而不可得,诸妃媛皆怨之。”由急生怨,秦王不惹这些人,这些人还气不大出,那要有事呢?

    那时秦王带着兵,还兼理着陕东道。

    高祖曾经有诏命,凡陕东道所属辖区内的大小事情,秦王可以自行处置。而秦王有了权,便将陕东道一大片肥美的田产,赠给了淮安王李神通。

    这个李神通,正是高祖皇帝同一个曾祖父的兄弟,他与秦王关系好,秦王对他也够意思。

    但秦王前脚把这块地给出去,高祖宠爱的张婕妤,便为她的父亲来要这片地,高祖下诏赐田,但李神通已得地在前,绝不肯吐出来。

    张婕妤在高祖枕边吹风,“陛下你已然下诏赐田给臣妾父亲,而秦王却夺下来给了别人,臣妾父亲说,他没面子倒没什么,只怕陛下没面子。”

    高祖也是要脸面的人,闻言大怒,将秦王叫过来狠狠斥责一顿,当时的内常侍记录下来,“陛下召秦王让曰,我诏令不如尔教邪?”——我的诏令还不如你点个头管用?

    秦王挨了申斥,只能屏气敛声,因为这句话份量太重,就跟直指他功高盖主没什么区别。

    随后,高祖还针对此事,与他的好友裴寂——当然算好友了,想当年两人一个晋阳宫正监,一个副监,裴寂又偷偷拉隋炀帝的两名妃嫔——侍候过醉酒的李渊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