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8章 初见皇兄(第3/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品职事官的儿子,散阶为正七品上,二品职事官的儿子散阶正七品下,直至从五品官员的儿子也会有个从八品的散阶。

    六品至九品官虽然没有荫子资格,但他们的子弟可以“品子”的身分先服职役,然后获得做官资格。

    大多数高官子弟取得散阶后,只要充任亲卫、勋卫、翊卫,千牛备身,太庙及郊社的斋郎等职,便可以逐步考功而获得升迁。

    此外,国子监下设的六学、门下省弘文馆、太子东宫崇文馆的名额,也多由高官子弟垄断。

    馆学生虽不是职事官,但可速于登第,仍是入仕的美选。

    皇后柳玉如在李治刚刚失去储君之位,便亲自提名陈王李忠到崇文馆学习,正是令李治暗暗感激的原因。

    皇帝道,“高官之子,若是自小耳濡目染父辈们行事、虑事之风,自会比庶俗百姓之子入道早些。那么从速令他们执掌一门职务,倒不失为一条利国捷径。但有些人靠着祖上余荫不求上进,这可不成!”

    苏殷在桌子对面吃着饭,接话道,“可不是吗,陛下,有些贵戚的不肖子弟不管贤与不贤、聪明或是愚笨,皆可轻松求得一官半职,这不好。”

    崔嫣说,“听说有的孩子还在怀里抱着便已获美爵,将来把政事委于他们,如何令人放心呢!”

    贵妃谢金莲说,“大唐可是我们的家业!不能任由着人挥霍。”

    皇后却一直不说话,只是在注意听别人说。

    濮王李泰笑道,“高祖时有个交州都督叫丘和,他生了十五个儿子,个个做至大官,但里面却有七个是傻子!”

    金城公主听了,被二王兄轻松的语气逗得“扑哧”一笑,原来兄长、嫂嫂们吃着饭,也可以这样谈论朝政。

    而父亲文皇帝在世时,是绝不允许的。

    李治就是四岁封的晋王,为免尴尬,他说,“魏征在贞观十七年离世后,子孙都有荫护,但仅仅六、七年,这些人已沦至贫贱,把旧宅都典卖光了。”

    皇帝说,“这个朕不管,实在不行可令他们去喂马,也能生活。”

    “再来看看寒门庶族,想要跻身仕途却难于登天,不知有多少有本事的人被埋没了!朕以前便是牧马的刑徒,谁敢说朕没本事?”

    皇帝说,以罗得刀的文采、品性、头脑,样样不差过许敬宗,朕说他这个黔州刺史做得妙!

    金城公主此时也有胆量插话,她问皇帝,“那皇兄怎么、不给罗大人委派到稍近些的地方做刺史呢?”

    皇帝很满意公主参与进来,居然耐心地与她解释道,“黔州背抵巴山,可蓄十万兵马,这个地方西连益、雅,东摄荆乡,乃是极重之地,为兄必得派个信得过的人过去。”

    为了通俗易懂,皇帝又与妹妹详细说道,“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是有史以来破取江南战事中的两大败绩!曹孟德和苻坚之所以败,那是他们未得剑蜀、只知在大江下游发力的缘故。”

    而秦国先据蜀地,在当地置了蜀郡,后来渡江灭楚时则比较顺利。西晋灭吴、司马氏能完成统一大业,那是由于曹魏已做足了功课,先将蜀汉拿下了。

    金城公主果然听明白了,凝神去想这番话。

    皇兄坐在饭桌边,说起那么远的黔州来,好像举手在饭桌上摆一摆碗筷那么简单。而这样的军国大事,以往父皇是从不对她讲的。

    李泰和李治也在仔细听,二人心中的钦服之意早就流露在脸上了。

    看来,马王爷能够从西州的一座牧场一路奏凯、直入京师,最后于至高之位坐下来,凭的真不只是蛮勇。

    而这样的、如瞰神州的眼界,正是一国之君所该有的!

    他能毫不避讳、同着兄弟两个的面谈论机要,那是没拿他们当外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