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8章 各为其夫(第2/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墙、给立足未稳的东宫出些难题,但英国公最恨的,一定还是晋王。

    这个英国公凶悍是凶悍,但从武的人谁不知道避实就虚?恐怕到时候不单是太子峻,连李治也难啊!

    散朝后,李治低着头走出明德殿时,一直想的这件事。

    在殿外,他猛地听到有个女人在唤他,“殿下!”

    李治抬头,意外地见到了他的媵侍杨立贞,自上一次派杨立贞赶去兴禄坊见高审行,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杨立贞的身旁跟着两名宫女,她们在这边的两人呼答时,也不离开,晋王不敢明着撵宫人回避,这里已经不再是他的地盘了。

    “立贞……因何久不回府,王兄对你可有什么安排么?”

    杨立贞说,“殿下,这是太子妃的吩咐,太子殿下倒未说过什么。”

    李治惊讶道,“哦?难道是我那王嫂看上你了?”

    王氏在做太子妃的时候,给李治往家里拉武媚娘,柳玉如做了太子妃,居然也是这副作派。

    杨立贞道,“正是,”李治彻底无语。

    杨立贞接着说,“王嫂对我说,崇文馆是教育子弟的好地方,她说想让陈王李忠尽快入崇文馆读书。”

    崇文馆是东宫内一处非常重要的政殿,建于贞观十三年,是皇太子读书之处,崇文馆又是本朝的贵族学校。

    唐制:崇文馆生员仅设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属,皇后大功以上亲属,宰相及散官一品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才有资格到这里读书。

    李治虽然是一品爵,但从自卸了太子之位又没有实职、实封,陈王要到这里读书,资格上就有些将就。

    再说,仅仅二十人的员额,有些官宦的子弟即便够格,也不一定能挤进来。因而谁家的子弟能进崇文馆,无疑也是他身后家长的体面。

    这些天,李治一是没功夫想陈王入学之事,再说这样的好事也不该轮到自己身上来。

    想不到柳玉如一入主东宫便想着这件事,让晋王有了一丝感动,李治问,“可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杨立贞说,太子妃以为陈王年纪尚小,又不能每天往返于东宫和入苑坊,那么恐怕他要长期住在东宫。

    柳玉如说,孩子到了崇文馆,总得有个亲近的人照顾,但太子妃并不看好晋王府的刘宫人,也就是陈王的生母。

    “因而,太子妃挽留奴婢宿在东宫,照顾陈王的起居……只是……奴婢就照顾不了上金了,只求殿下代立贞多多看顾……我们的儿子!”

    杨立贞的儿子是李上金,年纪比陈王小得多,如今杨立贞跑来照顾陈王,那么她的亲生儿子李上金便没有人管了。

    李治道,“真是事无十全十美!你放心,本王回府后将上金托付给郑宫人,你们换子抚养,不信你们不揣着良心。”

    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随杨立贞前来的两名宫女一直没有离开,李治看出杨立贞数次欲言又止,知道她方才说的只算明面上的事,还有更要紧的话,但不方便讲。

    李治怎么想,都认为柳玉如留下杨立贞的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杨立贞话已说完,再停久了就不好了。

    临走时,杨立贞有些依依不舍,对晋王道,“奴婢自上一次,去兴禄坊高府空跑了一趟,已多日未见上金了,殿下你要转告郑姐姐,替奴婢好生照看他!”

    李治听了她这句话,起初没有回味过来,只当是杨立贞对孩子的挂念。

    但等他出了重明门,走在横街上时,心中猛然就是一翻个儿,“空跑了一趟”,空跑了一趟!难道她在暗示我,第二次也没将诏书弄到手??

    ……

    不久,跟随杨立贞去见晋王的两名宫女跑回来,向太子妃柳玉如回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