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6章 翠微绝笔(第2/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微臣是听闻晋王殿下义让储君一事,这么说就是真的了!”

    李治说,“是呀,是呀,就是这样,马王爷比本王更适合做这个储君呃事不宜迟,列位臣工,不如我们开始吧。”

    马上有人赞道,“陛下育子有方,晋王仁孝果不虚传,微臣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到义让储位之事,真是我大唐幸事!”

    又有人说,“而马王殿下对晋王真算是信赖到了极点,储位之争向来血雨腥风,而太子不在,仍由王弟主持议政,也是千古未闻,”

    话一说到这里,李治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拿定主张c要等马王先上朝,他好在后边再仔细观风的。

    但糊哩糊涂的,一下子反过来了,更储一事,已由他亲口确认。

    这天的朝会进行的波澜不惊,晋王李治心态平和,对江夏王c赵国公c以及六部尚书中的老臣们彬彬有礼,议事兼听而后断。

    每一次拍板之前,晋王都郑重征求长孙大人的意见,不由让人惊叹晋王心态之平和,自认为这样的事放在自己身上,是绝计做不到的。

    回到东宫时,李治发现,一直守在这里的长孙润等人已然撤走了。

    他来找武媚娘,两人依依难舍,说好当天便送她出宫,但一直缠绵到天黑也未成行,说晚上再议。

    幸好太子峻去了翠微宫,估计不会这么快回来,那他们还有牵延的机会,

    第二天,丁卯日又是如此。

    两人在一起,想知道永宁坊此时是什么状况,但他们安插在那里的眼线居然从昨天起就没露过面。

    两人并不知道,这人昨天晚上起身离开永宁坊时,早已让几个人在背人的角落里一把掀翻,揪入马王府去了。

    翠微宫,拢罩在一片悲伤的氛围中。

    皇帝昏迷的次数越来越多,间隔越来越短,他的形容早已脱了本貌,但仍然不许樊莺和丽容离开,也不再问一句马王到没到。

    丙寅日时,皇帝忽然有了些力气,让人扶着他在床上坐起来,又对樊莺吩咐道,“你去去叫两位国公来见朕。”

    自皇帝有旨,除了马王谁都不见之后,鄂国公和卢国公也好几日没来了。樊莺料定皇帝这是有后事要说,连忙飞跑出去。

    不多时,程知节c尉迟敬德匆匆赶来。

    一见皇帝这般形容,鄂国公咧咧大嘴,没敢哭,与程知节挤在陛下的床边,听他有什么话说。

    君臣三人枪里来c箭里去,彼此不疑,皇帝让两人干什么,谁都会眉头不皱地挺身而出。但皇帝才五十来岁啊,看来君臣共处的时日无多。

    皇帝对两人道,“朕本来不想见你们整个一个黑白无常”

    两人这就落了泪,哽噎道,“可微臣想见陛下!陛下何致于形销骨立如此!陛下,要不要这就给太子峻送信?”

    皇帝道,“朕不信马王会败于任何一个人,他不来一定有事未完,你们不必往长安报信给他。朕打赌,死前一定能见马王一面的!”

    又说,“朕就不信,你们两个老家伙,会比不上马王两位小夫人懂事,朕不让她们离开,她们一步未离!”

    鄂国公说,“陛下你请讲,老臣一定谨记不忘!”

    卢国公说,“陛下无论在不与不在老臣身边,老臣都请陛下放心!你让老臣往东,老臣走到东海也不会回头!”

    皇帝道,“朕看来不行了不让你们来,又怕朕这两位懂事的儿媳被人污蔑害了朕别的,朕对你们放心,今后都要合力相助马王,他是朕的新太子!”

    翠微宫地处于秦岭深处,贞观二十一年重修,此宫地势高,比长安足足高出两千尺,绿树葱郁,清爽干燥。

    夏季,人们在长安热得不住摇扇时,这里的温度仍然十分宜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