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1章 我不知道(第2/4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将是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发声,英国公干过兵部尚书,自己投桃报李,而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中庶子削儿子的职份举荐外人,这不正是心底无私的表现?

    但高峻一下子就把他的这个想法阻断了,这小子先提出来一个人选。

    而且皇帝虽未当时同意,却也没表示出一丁点儿的反对,那高审行就不便再提另外的人了。

    高峻对大势的分析谁都认可,皇帝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未就此事立即征求另外大臣们的意思,不然很有可能,将是众口一词地赞同高峻的提议。

    此议暂未达成,但高峻已然将郭待诏、放到兵部尚书的座位边等着了。

    看着高峻面无表情地退回去,英国公李士勣什么想法都没有,真没有。

    这与李某有什么关系!他绝不要被高氏父子的明争暗斗所伤害。

    ……

    兴禄坊府中的人们慢慢地发现,自从老五高审行升任了太子中庶子之后,永宁坊的人来得少了。高峻不来了,柳玉如不来了,别人就更不用说。

    三嫂安氏派人过府相请过一次,只是尚书令五夫人崔嫣过府来,恰巧高审行在府中,连忙踱过来相见。

    这些日子,高审行寂寞得很,每天一进自己的院子,除了那些下人们一个能说说话的都没有。

    吏部侍郎郝处俊在高审行出任中庶子之后,曾来兴禄坊拜访过一次,故交相见,中庶子置酒相待。

    高审行委婉地对郝大人说,他在黔州有个很欣赏的部下,目前是黔州的司马,高审行请郝处俊在考功的时候,稍稍关照此人一下。

    高审行离开黔州、又是高任,按常规他手底下得力的官员总会有一两位升迁,这样高审行的面子才好看,不然以后谁还跟着你混?

    郝大人当时曾应承下来,可是不久之后,黔州这位正六品下阶的司马不但未升、反而还降了。

    吏部得听尚书令的,当尚书令与他老子意见相左时,更要听尚书令的。

    郝侍郎提议将这位黔州司马提上一阶、任到正六品上阶的长史时,高峻本没有反对。但听说中庶子也是这个意思之后,尚书令不说话,只是看着郝大人摇了摇头。

    高审行不知道这个经过,但是连郝侍郎也不到兴禄坊来了。

    崔嫣一到,高审行连忙出来相见,笑容可掬地问崔嫣道,“女儿,怎么总也不来呢?”

    崔嫣起身见礼,“父亲大人,这半个月我们和柳姐姐一直到大慈恩寺去……赶上玄奘大法师讲经便听一听,没有讲经时,我们便去第十三院与道空、道净两位女长老说话。”

    高审行故作不知,便假装问这两位女长老的来路。

    崔嫣说,道空长老年纪在四、五旬之间,而道净长老还不足二十岁。

    “高峻这些日子在忙什么事?怎么总也不见他过府来呢?”

    崔嫣道,“峻这些日子正在熟悉龟兹方面的事务,有好些事听起来都很新鲜,不熟悉如何管辖呢?”

    “哦?都有什么新鲜,你能否也给为父讲一讲呢?”

    崔嫣道,“可我每天要陪峻在书房,知道的方面太多,不知父亲大人要听哪方面的事?”

    高审行很高兴崔嫣如此开诚布公,他想了想,“你就给讲一讲龟兹县治方面的事。”

    崔嫣以略带嘲笑的口吻回道,“父亲大人你寡闻了!龟兹本无县!”

    高审行不解,崔嫣说,龟兹是有城无县的,城内有坊,城主称“明府”,明府手下有“城局官”,城局官负责当地最重要的修浚水渠之事。

    城局官手下有坊正、里正,各坊有“防御人”负责坊内治安,有“虞候”负坊内收税之责,有“处半”负责坊内杂务……

    高审行都听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