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一章 那些年(第1/2页)  大宁国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起涟漪,吹过荷塘泛起粼粼光泽。

    炉烟顺风而飘,在亭中飘散,隐隐让人嗅到点儿檀香之气。

    吕老相公披着锦缎,坐在轮椅上喃喃低语,董策低头默默书写,他很少啃声,就算回应,也只是轻轻的一声“嗯。”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知是否因吕老相公的美化,它显得很唯美!

    兵荒马乱中夹杂儿女情长,血腥里竟能让人感到温馨,杀戮的尽头是新的希望。在年代,不会有人用这种方式阐述历史,特别是他所经历那段往事。

    就是同朝为官的死对头,一看到那张脸就恨不得扑上去咬死的家伙,在如今的吕老相公眼里,竟是那般的可爱。述说这些往事时,能让他像个孩子一样,天真的笑着。

    “我们啊,每次口舌之争后,就是大打出手,最终太祖就如家中长辈般,劈头盖脸的把我们都臭骂一顿。你是不知道啊,当时李相那张脸啊,就像就像,哈哈哈,一个受气的小娘们你知道吗,委屈得眼泪止不住的流啊,哭啊,可一出了宫,这厮,瞬间变了一张脸,那叫一个气度威严,把当朝一品的架势全部摆出来了,我最讨厌的就是他这点,可如今想来,唉,李相走了,十二年了,他是鞠躬尽瘁,我是留着吧老骨头,呜呜呜”

    说着说着,吕老相公哭了。

    董策走了,为避免纠缠,他从侧门离开了。

    回去之后他和柳素花了整整两天,把吕老相公的事迹编辑好后,用了五刊才把这段往事述说完,很长,亦如董策给这段故事起的简单名字《那些年》。

    吕相那些年的过往云烟出奇的受到好评,就连其他老家伙也百口莫辩,这说明吕相没有夸夸其词,他只是在述说,真实的讲述了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不过董策更忙了,不仅因为吕老相公的事迹刊登出来,让他们蠢蠢欲动,更因为在不久之后,吕老相公就过时了,他早已经不能下地,两年多,他就瘫痪了,终日躺在床上受人照顾,后来董策的轻便轮椅在江南问世,他才经常坐轮椅出来转转,能撑到现在,可以说已经很难得了。

    八十二岁高龄,喜丧。

    听吕家人说,吕老相公走得很开怀,终日抱着讲述他故事的五篇日刊,反复看,时而笑,时而哭,让人都不知道他到底是高兴,还是伤心。

    说实话,董策还真怕吕家人找麻烦,吕老相公都这把年纪了,突然之间的大喜大悲,然后一命呜呼,这怪谁呢?

    不过吕家还是理智的,不仅没有痛恨董策,反而更为尊敬,这人走到生命尽头,能大喜大悲一场,可以说是幸事,比往日里,愁眉不展,默默等死的结束好了太多。

    “我的那些年啊”

    一位来至杭州,还是董策故人,吴国公!

    吴国公是来祭奠吕老相公时,特地拜访董策,也是为了述说他的事迹。

    他的那些年也不平淡,甚至很多地方比吕老相公还出彩,他曾驰骋沙场,战功卓著,也由此,他的故事中充满了杀戮与血腥,不美,但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激昂,恨不得也拿起战刀冲入战场,战个一醉方休。

    导致江南的酒水销量是直线上升。

    吴国公也用了《那些年》,不是董策图简单,是他自己的要求,故此董策只能编写成那些年的战歌。

    问中直白,很少运用文言文,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编辑工作,董策都丢给了老婆柳素,如吕老相公,很多就是柳素修改的,当然故事没变,只是述说的方式富有美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可吴国公的事迹,柳素没办法,她经历很少,对于战场印象最深的只是当年陪伴曹洛蓉上京时,遇到钟孝师他们。

    可那与真正的战场相比,欠缺宏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