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4章 山寨明朝的现时期国情!(第2/2页)  山寨龙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笙歌者不乏其人。

    资本主义的萌芽,亦然已经开始在明朝破土而出了。

    (实现工农转换过程的前提,就得是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者感觉种地不如去给老板打工。)

    在现代21世纪那边显然是后者,大家感觉种地不化算了,所以去城市自己创业或帮老板打工。但是自己家里的田地,仍然是自己的。只不过是自愿的荒了,本钱还在!

    但是在海岛上的山寨明朝,则是第一种情况。

    就大商行附近的庄子而言,他们还算是厚道的,地租不过收取五成。其它地主们就黑心了,正常的地租都是六成,七成地租也不少。

    农耕文明最大的矛盾就是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有限,这个矛盾其实没有内部解决的办法。唯一的手段就是对外扩张,换句话来说,就是不停的扩大国家板图,打更大的国土或经济入侵他国!

    当然了,像现代那样,双赢的国与国之间合作也行。只是明朝时期,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跟不上,所以还是难免会以打战为主的!

    以大商行本家的张家来说,在本地绝对是地头蛇,不算那些投献的土地,正儿八经的私有土地就有数千多亩。

    (明中叶以后,土地“投献”之风盛行。所谓“投献”,在投献一方,有“妄献”和“自献”两种)

    妄献的惨绝人寰我们就不说了,说说这个自献吧。

    “自献”,系指庶民(有土地的老百姓),将自家的田地无偿地奉献给官豪势家。而本身沦为庄佃c佃户或奴仆。

    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不要自己分配而来的地,送给或挂名在有功名的地主名下了,我来帮你打工种地。

    可能你会想,这不是脑残吗?

    汗!人家山寨明朝老百姓还真不是脑残,而是有原因的。

    这种怪现象的出现,其根源就在于明朝封建特权制度的特殊国情,(嗯,特殊国情?好耳熟的感觉!)

    海岛上的王朝传自明朝系统,明代徭役之重,甚至超过税粮。但是,王府和勋贵,以及有功名的地主的庄田却享有优免权。一旦成为他们的庄佃,即可在其荫蔽之下,免充国家差役。

    何为国家要求的赋役?

    就是国家或皇帝,筑城挖河c营造宫室c整治园囿等等,征发动辄数十万老百姓来帮忙干活。

    注意,国家和皇帝让你来做这些事,是不会给你发工钱的,而且也没有保险和五险一金。

    不包吃,也可能勉强只饿不死你的程度。

    不包住,如果你认为二三平方米的猪圈式的房间里,住十几个人也算是包住的话,我无话可说。

    不包来回车费和工伤,估计不累死也半残了。

    (换了现代21世纪,国家叫你来打工,不包吃住,还没有保险,一天做十几个小时,累死活该。估计我们已经暴动了,汗!)(未完待续。)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