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7章 描绘未来的启发(第2/3页)  重生之改天换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们现在入世了,文化产业是我们需要开放的重要行业之一,作为人大代表,我也计划提议修改我们的一些管理规定,例如在电影剧本立项和电影审查方面,例如在中外合作以及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的准入方面,都应该大幅的放宽管制。随着更多资金,更多商业行为的进入,不管是在电影拍摄还是在发行放映上,我们会进入难得的春天,迎来爆炸性的增长。只要电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的剧增,票房也会随之剧增。”

    “针对这个,我再补充一点,那就是电影票价,以后不管是从物价方面考虑还是从投资收益的角度考虑,我们当前的低票价一定会改变,那种两三块钱看一场电影的时代,已经渐渐的离我们远去,不在复返了。票价的提高,看电影的人数增加,再加上资金的注入,好电影也会越来越多,那电影票房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第四,法律完善。为什么要说法律完善呢?因为目前,普通老百姓看的很多电影,尤其是拿回家放映的碟片,大多数都是盗版,这对电影产业实质上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伤害。然而这种局面不会一直延续下去的,既然要打造文化产业,那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会尤其重要,我绝对相信,在有关知识产权的完善以及保护力度上,未来会一年比一年强,盗版电影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以生存。”

    “第五,科技的进步。有人会说,科技的进步与这个没有关系,甚至有人还会说,就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例如VCD和DVD的普遍出现,才会使得盗版横行,冲击市场。而我这里说的技术,可不仅仅是放映技术,他还包括我们的拍摄制作技术。我们学校不是有影视技术系吗?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未来我们的电影拍摄技术和放映技术方面一定会有大的突破,例如3D电影拍摄,数字放映以及偏振技术等会大量运用,这些技术不但会慢慢改变我们的观影习惯,也会培养出高端消费者,为了追求好的视觉体验,大家就愿意去电影院,即便是在家看,盗版的数量也会大大降低,毕竟在运用了新技术之后,盗版的难度会变得很大。至于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就不在这里细究了,如果我们学院的影视技术系有相关的技术储备,那可以找他们了解,要是他们还没有相关的探索和掌握,那我建议不要落后于潮流。

    “第六点,就是所有电影人思维的转变。这一点估计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从1993年开始,我国才出现电影市场化的萌芽,这么些年过去了,无论是从政府管理角度还是从教育以及亲自的参与角度,我们整个行业内的人员的思维,还是有些僵化。电影产业要想突飞猛进取得成功,思想的放开就必不可少。既然电影是一项产业,那我们就要相信大众的判断力,就如同袜子,鞋子,手机等等这些物品一样。无论是管理上还是宣传教育上,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去强调哪些电影属于“主旋律”。我可以告诉各位,美国电影绝对没有什么“主旋律”一说,在美国那样开放、讲求个人自由的社会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照样是美国电影所大力强调的,是公众所欢迎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大众看作是“受教育的对象”或“被娱乐的对象”,大众是由千千万万个体组成的,他们的背景、爱好千差万别,有的看电影是为追求艺术、有的追求赏心悦目、有的纯粹是好玩,但大众选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不会影响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不会影响对真正美好事物的追求。把电影当作产业,就必须相信大众的判断力,相信真善美、良知、常识在我们社会的普遍存在,使我们的电影多一点娱乐功能,少一点教化功能。首都电影学院不是有电影学系专门研究电影学吗?我希望这个系的老师和同学,可以在这个方面多发挥一些影响力。过渡去强调“主旋律”,并不利于我们这个产业,而我也知道,我们的很多“主旋律”意识并不是上面要求的,反而是我们自己在自发去迎合,去塑造。我们以为这是对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