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第一份提案(第2/3页)  重生之改天换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即便沒有详实的数据,陈康杰凭感觉以及自身的经历也可以判断出來,在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每个学生花费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都是最庞大的,甚至超过了语文和数学。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早晨起來,经常能听到很多人背诵音乐单词,可是极少听到有人背诵唐诗、宋词。

    重生前上中学的时候,陈康杰就平均每天要花费一个小时在英语学习上,在所有的科目中,这是最耗时的,背诵历史资料和政治、历史资料都沒有那么大的压力和积极性。

    曾几何时,社会上流行着“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但是,进入九十年代后,这句话已经渐渐的被外语说取代了。

    相比之下,90年代还不算太过,在过几年。外语教育将走向更加畸形的地步,居然小学和幼儿园都开始从事英语教育了,甚至出现了很多学生的外语竟然比汉语还好,这是多大的悲哀和耻辱啊!而且,外语教育还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从复习资料,培训到考试,成了一条宽泛才产业链,几乎各个城市都有外语培训学校,书店里面的学习参考资料较大比例是外语,并且还出现了专门做英语教育的上市公司,假如办一个幼儿园,如果不是双语的,都谈不上有档次。

    学点外语不是坏事,就像那个笑话,老鼠如果学会狗叫,能吓唬一下猫咪。但是全民学外语,全民花费大价钱学外语,这绝对是不可取的。即便随着全球化的兴起,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來越密切,陈康杰也不支持全民都视死如归的在英语学习上废寝忘食。因为他敢肯定,十个人中也未必会有一个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外语当成自己的必备工具來使用。

    代价太大了,而且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过多,自然就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來学习语文,历史以及科学。陈康杰记得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有记者采访一个中学生,让他谈清朝历史,结果,他说的居然都是《还珠格格》上面的类容,可以说,这位同学对清朝历史几乎沒有了解。

    还有就是我们的研究生考试,不管是什么专业,居然都要求有很高的英语水平,例如考汉语言文学研究生,考中华历史研究生,甚至考甲骨文方面的研究生都需要。实在是搞不懂,做这些专业,和英语到底有个鸟关系?难道做这方面的研究还要大量的外文著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可悲中的可悲,中华国人研究自己的东西竟然要靠老外,绝对该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在这样的节点上,在英语教育还沒有形成灾难的洪流之前,陈康杰打算尽自己的一点力量,他不是要灭绝外语教育,那是矫枉过正,也是不现实。但是他想帮助其刹一下车,使之发展更合理,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和需要。

    他不想在看到很多国人学生读过《哈姆雷特》,读过《傲慢与偏见》,读过《三个火枪手》的外文版,却沒有读过《左传》,沒有读过《西游记》、《封神演义》与《红楼梦》。就拿如今的状况來说,读过《西游记》和《红楼梦》的中学生比例很小,读过《左传》和《诗经》的学生别说在中学,就连在大学,也是寥寥无几,这是一种沉沦,这对我们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沒有好处的。

    在调查数据还沒有出來的情况下,陈康杰只要拟定好自己框架思路和可操作的建议设想就行,到时候将数据加进去,只是为了增强自己提案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陈康杰的大致想法是这样的,英语科目不必取消,只是调整一下其重要程度即可。

    他建议,初中阶段,英语科目设为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來做选择,中考不列为考试科目。因为如果学生选择上职高或者中专技校,那就完全可以排除英语的重要性,这将会给学生减轻很大的负担。高中阶段,可以列为必修课,但是高考也不一定要和外语挂钩。

    当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