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豆米火锅(第2/3页)  重生之改天换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欧阳震华的祖籍是粤东省滨海市,而李超人家是滨海的隔壁耀州市,他们说的语言是一样的,可以称之为耀州话,也可以称之为耀滨话。所以李超人对家乡做的一个最典型的贡献就是资助了滨州大学,后來做过统计,李超人对滨州大学做的捐赠高达7亿多港币,所以在他的社会职务中,多了一项,就是滨海大学的董事。

    耀州与滨海处在粤东省的东部,虽然当地是侨乡,有悠久的经商传统,不过在粤东省,依然是除了陈康杰重生之前的女朋友李婷燕家所处的粤北地区之外的最落后地区,在中华国,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许许多多的华人富豪的祖籍都是在这里,这些富豪功成名就之后都会对家乡做一些慈善和捐赠,就像在泰国,如果你不会英语,不会泰国语,沒问題,你只要会耀州话,依然可以畅通无阻,泰国的许多商店,商场都是耀滨人开的。

    只不过陈康杰选择为家乡做贡献的方式与这些耀滨人有很大的区别,慈善和捐赠,大家都在做,但是陈康杰多了一样,那就是产业支持。陈康杰将许多适合于当地的产业建立在了黔州,希望以此來提高当地的经济总量,解决就业,改变当地的发展意识,推动家乡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能是当地有了产业做基础,才能真正的发展起來,否则的话,陈康杰就算再捐赠几百亿都沒有用,再多的钱也会被消耗光,缺乏造血功能。

    “哦?欧阳先生是耀州人?”。

    “不,我是滨海人,不过我们的方言是一样的”。

    “的确,算起來,还真是老乡”。

    “欧阳大哥,你们滨州大学,说起來,就是李先生捐资建设的”,陈康杰补充道。

    “我已经很久沒回去看过了,以后有机会,我也为家乡做点事情,或者李先生再有什么慈善之举,记得叫上我”,欧阳震华祖籍老家已经沒有什么人,所以他基本上不用回去。

    “好的,人多力量大,我求之不得”,李超人高兴的拍拍欧阳震华的肩膀。

    “小杰,很晚了,我看,我们还是先去吃饭吧”,欧阳震华站起來说道。

    这时候落地窗外弯月已经爬得很高,淡淡的白云挡不住皎洁的月光照进办公室,康师傅公司门口这条马路的路灯早就亮起,骑自行车下班的工人们已经远去。

    “你要不提醒,我还真忘了,哎,我们这么待客,可真是不行啊”,陈康杰笑着自责。

    “不碍事,不碍事,在香港,我的饮食也不是每天都规律,更何况,我今天的收获可是已经让我如食大餐”,李超人也站了起來,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

    “李先生,能吃辣吗?”,陈康杰一直以來沒有将李超人当成长辈,更多的是当成朋友和伙伴,所以称呼一直很正式。

    陈康杰知道,许多耀州人是不能吃辣的,他重生之前刚到鹏城找工作的老板和很多同事就是耀州人,他们大多不吃辣椒,所以陈康杰才有此一问。

    “能吃一些,只要不太辣就行”,沒想到李超人居然是属于例外,竟然不是那么的怕辣椒。

    “那就好,欧阳大哥请我们吃豆米火锅,这种火锅是省城筑城的特色,不过现在有很多省城人在这边做生意,当地也开了一家,味道还不错哦,就是不知道出入豪华酒店习惯了的李先生是否会习惯?”,一般的人会说我请客,可是到了陈康杰这里,好多时候都是他做人情,欧阳震华买单。

    “多虑了,当年我经常蹲在街边吃东西呢,对我來说,历來都沒那么多讲究,即便给我一个盒饭,能吃饱我就开心”,经历过艰苦的年代,吃过各种苦头的人,总是能够保持这种随和与平静。

    李爵士在茶楼干过跑堂,推销过铁盆铁桶,那时候吃饭能有什么讲究啊?即便他后來做了老板,办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