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09章 家访(第2/3页)  重生之改天换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一个大山里的小学生,这个问题就反过来衬托出他的思考了。

    这个问题简单吗?要想回答透彻,还真的是不容易,它牵扯到市场经济,牵扯到城市经济,牵扯到产业分工等等方面。尤其是要回答得让一个小学生听得明白,就更难了。

    “这个啊,他们虽然不种粮食,可是你们这里不是种吗?城里人主要做工业品,比如你用的笔,你穿的衣服,你用的本子,还有你家里吃的酱油这些,这些东西是城里做的,而农村则是种粮食,种菜,养猪等等。那么大家就可以交换啊,就好像你家种白菜,你隔壁家种萝卜,那你就可以用你家的白菜换他家的萝卜一样。”陈康杰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解释通俗易懂。

    “可是我家要是想吃隔壁家的萝卜,是不需要换的啊,直接去拔就可以,他家不会介意,而他家要是想吃我家的白菜,也可以自己割。而且,我家的粮食好像除了上交一些给乡里面,也是留下喂猪,不卖的。可是你刚才说城里人做出来的那些东西我们却要用钱去买。”张文明似乎并不是很认可陈康杰的解释,继续疑惑道。

    陈康杰只能无奈摇头了,这个小家伙的问题,就更深入了,不但牵扯到农村的社会形态,而且,还牵扯到城乡的不公平。

    “陈文明,你家的粮食不卖,不代表别人家的也不卖啊,你家用包谷喂猪,那猪也是要卖的嘛。我给你这么说吧,你们的梁老师,他不重地吧?可是他教书啊,他给你们上课啊,那他也是在劳动和付出的,他得到一点钱,就能够赶场的时候,用钱买粮食,买菜,买衣服了啊。梁老师就相当于是城里人,而你的爸爸妈妈就相当于是农村的。这样说,你是不是就明白了呢?”

    张文明闭口不言,走在小道上沉思着。

    陈康杰心想,总算是将这个问题给这小子解释清楚了。

    就在陈康杰自我安慰的时候,张文明流着泪转过身来。

    “张文明,你,你怎么了?”陈康杰大吃一惊道。

    “我陈老师,梁老师不是城里人,他的钱都用来帮助我们了,梁老师并没有城里人过得好,他没钱买衣服,他没钱看病,他也没钱吃肉,呜呜呜”说着说着,张文明哭了起来。

    陈康杰走上前去搂住张文明瘦弱的肩膀,心里面像是一壶烧开了的滚水,他不知道该怎么去收回自己的那个比喻,他也不晓得要怎么样解释才能缓和张文明的心情。

    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陈康杰与张文明的话少了,两人似乎各有各的压抑。直到走进了张文明家的张家屯,陈康杰的注意力才被这里的穷困所转移。

    张家屯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村子,这里就是一个小队而已,前前后后,加上张文明家,也只有六户人家。

    在六户人家中,只有两家住的是石头房子,另外四家,包括张文明家,住的都还是那种老旧的木板茅草房,歪歪扭扭的。而且,还是一层住人,一层养家畜。从卫生的角度来说,的确是很恶劣的。

    来到张文明家门口的石垛墙边,隔着低矮的墙垛,就能够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妇女在里面的院子里剁猪草。

    “妈,我回来了。”刚进外门,张文明就朝那妇女喊了一声。

    “回来了就赶紧背着背篓到后山割一背草回来。”妇女没有抬头,继续忙碌自己的,嘴巴里却对张文明吩咐道。

    农村的孩子要想靠读书出人头地,他们在起步阶段就已经比城里的孩子缺了一大截。城里的孩子,放学了回到家就是做作业,有些人家的孩子,还要上各种补习班。而在这里,张文明那么小,放学走了近一个小时回来,不但不能够放下书包学习和吃饭,反而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山上割草。

    站在张文明身后的陈康杰,顿时觉得我国的农民苦,而农民的孩子似乎更苦。可是我们这个国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