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07章 朴实厚重的乡亲(第2/3页)  重生之改天换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门,路上满是灰尘,下雨出门,泥泞不堪。周围的人都是落后老土的农民(至少不少人会这么看待),连个可供交流的对象都没有。男老师来了,不好找女朋友,女老师来了,不好找男朋友。

    而这一切,统统要解决的话,除非当地的经济能够得到一个大发展,只有拉近这种乡村与城市的距离之后,在待遇与城里差不多的情况下,才会有老师愿意来。而要做到这一点,何其之难。

    “杰少,今天赶集,要不要出去逛逛?”周日中午,吃过午饭,熊自强问坐在窗前木凳子上想事情的陈康杰。

    “今天赶集吗?那就去逛逛,顺便买一点生活品,你整天不是煮面就是清炒白菜,淡出鸟来了。”

    赶集的地方距离街子小学不远,陈康杰他们步行过去,一路上,当地不少相亲都以一种诧异的眼光看着陈康杰他们三个人。

    实在是在这种偏僻的乡场上,很难见到三个有“城里气息”的人赶集。不过当很多小孩子冒出来与陈康杰打招呼之后,那些附近村里的人才晓得,是街子小学的陈老师赶场来了。

    “陈老师,来,那两个嫩瓜去吃吧。”

    “陈老师,我给你两个鸡蛋,你放心,这是我家的母鸡下的。”

    “陈老师,割肉啊,这块,这块,你拿去,不要钱了。”

    很快,陈康杰转眼间就成了场上的名人,陈康杰走到很多摊位面前,都会有孩子的家长主动要给陈康杰东西。这些人虽然穿着老旧,常年劳作皮肤黝黑,甚至于会给人一种邋遢不干净的感觉,可是,他们对于陈康杰的那种尊敬与感谢,绝对是发自内心的。这一点,陈康杰清清楚楚的从他们的言语和客气的行动中感受到了。

    对于乡亲们的好意和馈赠,陈康杰岂能安然接受?他们不管是拿菜果来卖,还是拿粮食家禽来卖,无非就是希望能够换回去一些油盐酱醋或者鞋袜肥皂香皂这些必需品。礼轻情意重,陈康杰每一次都婉拒,可是,他根本挡不住乡亲们的热情。人家几乎就是将东西塞到他的怀里来。

    这些家长们实际上对于街子小学的情况很了解,他们也没少从自家孩子的嘴里了解到学校里面的情况。家长们知道,要不是有陈康杰的到来,孩子们就没有老师了,没有老师就没法读书了。

    千百年来,国人都将孩子能够读书看成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只要是有可能有机会,几乎不会有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是深深扎根在国人心中了的。越是偏僻的地方,当地人越是知道,要想让孩子们出人头地,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那就只有读书一条路。

    以前,他们对梁老师两夫妻就十分尊敬,他们明白,他们孩子的命运就是靠梁老师两口子在艰苦支撑着。结局是梁老师病倒了,赵老师也几乎累垮了,而目前,这一切却靠面前年纪轻轻的陈老师扛着。

    我们的老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一群人,要他们拿钱,他们拿不出来,可是为了表示对陈老师感激和尊敬,他们不吝拿出对别人来说很平常对他们来说却很有价值的物品来送给陈康杰。

    执拗不过,陈康杰只能手下一个个乡亲的好意,可是当陈康杰拿出钱来要付钱,他们却坚拒不受,甚至于,陈康杰在一个老大娘塞给他两个鸡蛋的时候,偷偷把十块钱放在了他卖鸡蛋的竹篓里。结果,那位老大娘十几分钟后愣是追了上来,不但死活要把钱还给陈康杰,而且还说出一些让陈康杰鼻子发酸的话。

    “陈老师,这钱你无论如何要拿回去,你为了我们家二娃,从大城市来到这山旮旯里面受苦,我们当地每个人都感激得不得了,能拿两个鸡蛋给你,这也是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或许两个鸡蛋你嫌少,嫌不好,但是,我们想拿别的也拿不出来。要是给了你两个鸡蛋,还收你的钱,而且还是十块钱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