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可能那么跌份(第2/3页)  重生之改天换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港的时候,陈康杰他们下船登岸,选择从卡拉奇国际机场飞回香港。

    这是陈康杰第一次接触这个兄弟邻邦,只不过时间太短,沒有过多的空闲去体验这个唯一将中华国是兄弟写进教科书的国家的风土人情,找机会,陈康杰一定还会专程來这里,看望这里的民众,替未來的中华还一个人情。

    有一件事情陈康杰一直记忆犹新,十六年之后,当中华国发生5.12大地震的时候,这个平穷的国家为了支援中华,曾经将自己的救灾储备全部搬空,第一时间将帐篷,棉被等物品送到中华灾民手中。

    物品虽然不多,价值也不是特别的高,但是对于一个平穷的国家來说,这种意外的举动体现出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兄弟之情,亲兄弟都未必会倾尽所有,正因为此,在中华国08年的首都奥运会上,巴基斯坦代表团是除了东道主中华代表团以及宝岛与香港之外受到欢迎热烈程度最高的外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之前,网上就互联,要求参加开幕式的华人观众站立鼓掌欢迎这支代表团,以示感谢与欢迎。

    这次出來虽然不是工作,但是也在回程中顺手牵羊小赚一笔,怎么着也得带点礼物,在邮轮上,陈康杰买了很多精美的明信片,那是邮轮所有停靠港口城市的著名风景照,这些明信片是给自己那些同学的,总共买了有几百张。

    在香港,陈康杰还买了十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是美国公司发行的,全世界最全的百科全书,已经发行了超过200年,每一套的售价高达六百美金。

    在美国,拥有这么一套百科全书,是一种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象征,许多商贾的办公室都会摆放一套來彰显自己,五六十年代,许多家庭甚至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这套百科全书,每一套有几十册,陈康杰除了留下一套给自己用,一套送给自己六姐之外,其余的八套全部捐献给自己就读过的母校,两所小学各两套,现在就读的二中四套,这是香港这家图书公司所具有全部存货,否则陈康杰还会多买一些,至于捐赠,交给欧阳震华去做,算是企业捐赠。

    这套络的冲击,全世界的发行数量只有8000套。

    “奥运会不是结束了那么多天了吗,怎么才回來。”,陈康杰一到家,就被家人盘问。

    “那不是坐船嘛,船很慢的”,陈康杰站在客厅,不好意思的挠头说道。

    “坐船确实很慢,当年麦哲伦坐船由西方到东方,可是花了几个月呢”,陈康杰的六姐一本正经的说着不知道从哪里看來的故事。

    “去去去,那是几百年前的船,和现在的能比,,何况不是还有呼呼呼飞來飞去的飞机嘛”,陈康杰的五姐训斥着妹妹的无知。

    “你你你,,。”陈璟指着陈美说了好几个‘你’,也沒有说出后面应该出现的词,反而是突然转身对着陈康杰:“对啊,怎么不坐飞机。”。

    “呵呵,这不是坐飞机回來了嘛”,陈康杰被自己的老姐逗笑了。

    “你们马上就要开学了,要是不催你,还不知道你要到什么时候,不像话,每次出去都不注意时间”,陈启刚板着脸,装成很严肃的样子对陈康杰批评道。

    “这和老文有什么关系,他就是个孩子,要怪就怪欧阳震华和婉容,两个大人也不为他考虑考虑”,马芳琴因为对陈康杰的疼爱,就连埋怨,也会找替代的。

    “老妈,这和他们可沒关系,是我要求的”,陈康杰撒娇道。

    那两位纯粹是背黑锅,事实上他们能做得了陈康杰的主才怪,所有的事情,基本上就是陈康杰在拿主意。

    “你要求的也不行,大人就得有大人的样子,下次见到,我要批评他们”,马芳琴可不管这些。

    事实上马芳琴不会干那样的事情,只是现在逞逞口舌罢了,对何婉容,她是很喜欢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