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5章 人选(第2/3页)  调教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不展,思索良久。

    沉重摇头,“还是算了,给癫王添麻烦。”

    “唉”富弼也知再谈无益。

    “那子明可有好的人选?”

    这次贾相爷倒是没客气,因为也不用客气。除了一个亲弟,在朝中他贾昌朝并无裙带,大可直言。

    “上上之选当是司马君实。”

    “此人才智心性皆属上乘,稍加培养,必是栋梁。”

    “不过”

    老贾话锋一转,看向富弼,“老夫建议起复曾公亮!”

    “哦!?”富弼一怔。

    司马光确实在考虑范围之内,毕竟他资历已经足够,可是曾公亮这个选项别说是他,可能连官家都没想过。

    “为何!?”

    只闻贾昌朝道:“曾公亮的能力自不用老夫多说,起复他的好处在于,给北边的那些人做一个榜样!”

    “!!!”

    富弼瞬间了然,心中第一反映不是盛赞,而是暗叹:

    贾昌朝不能回京,可惜了!

    文彦博抓钱袋子是把好手,他富弼协调上下关系也无人能及。二人合璧,大宋任何一个人物也比不上他们的民生政绩。

    可是,真比较斗争智慧,文富绑在一块儿也比不上一个老贾,京中最缺的就是贾相爷这样儿的“真小人”。

    把曾公亮调回来,说好听点那叫“不计前嫌,用人唯能。”;说不好听点,就是“顺我者昌”。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传递给曾经跟汝南王府、跟魏国公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些文官,只要肯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切都可以不追究,不计较。

    曾公亮就是最好的榜样。

    诚然,贾昌朝自己也是一个榜样,可是名义上贾昌朝还在涯州蛮夷之地流放,回不了京师。

    京师,那才是权力的中心!

    想到这里,富弼已经开始倾向于老贾的意见了,曾公亮回京的好处更大。

    不过,富相公心中尚有疑问,那就是,贾昌朝提了两个人,但是却漏掉了一个人。

    “子明为什么不提王安石?依这几年的表现来看,王介甫比司马君实更得陛下的喜爱。”

    “呵呵.”老贾就回了一声干笑。

    为什么不推荐石安石?理由很简单啊,特么唐奕身边的人对“王天真”能有什么好印象?

    “彦国信老夫一句,若十年之后,天下大定革政顺昌,则王介甫掌权无害。”

    “现在嘛”

    “现在如何?”

    贾昌朝冷然一笑,“可以让他去观澜教书,倒是能桃李天下造福朝堂。”

    噗!!

    富弼差点没喷了,贾相爷的话怎么比唐子浩还狠?

    王安石去教书?还是算了吧,他教出来的学生得什么样儿?

    富相公脑子里自动浮现出一群臭哄哄的新嫩儒生占领朝堂是什么样子

    总之,有贾昌朝这么一闹,魏国公私力民学的事儿反而帮了唐奕一把,有这老货在前面挡刀,又有富弼出的那个偷换感念的主意,民学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在大宋彻底铺开,已经开门授业的就不下百家,在建之中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且,是官办免费的,无偿向百姓开放。

    唐奕万万没想到,别的事儿折腾了十年也没见什么成效,结果义务教育先来了,天大的好事啊!

    这是打基础,是一切进步的根源,他甚至觉得,是不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前再做点什么

    于是,在与大宋的回信当中,唐奕果断写下十个大字,期许着在他回宋之前,大宋那边就提前动起来。

    而宋楷在一边抢过唐奕的书信,搭眼一看,嫌弃的直接把信给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