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驱狼吞虎(第2/4页)  永历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的亲信文官金公趾二人在帐中叙话。

    “杨将军若能带回衣带诏,大王抵近城下,城内守军必无以为战。”

    这些年,金公趾在李定国身边负责后勤粮饷,很是得力,平日里若是闲来无事,常常给李定国讲解诸如《三国演义》之类的故事,其中自免不了通过对刘关张的忠义的褒奖和对董卓、曹操篡汉之心的鄙夷来灌输忠孝仁义的思想。

    或许是天生忠义,李定国对于这些知识的吸收很好。除了忠义之心更甚外,对于其中的故事,以及衣带诏也是记忆犹新。

    “无需衣带诏,只要杨将军能够进入城中,探明虚实,并将密疏交于皇上手中即可。”

    有了田州那一“战”,李定国对人心的向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收复安龙迎驾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事实上,李定国此来,除了解永历之危难的用意外,其实也是在寻求自身的发展方向。

    前年,陈文诛杀洪承畴,大踏步的将江西收入囊中。一日而下赣州坚城的奇迹在福建、广东两省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靖南王耿继茂、潮州总兵郝尚久、平南王世子尚之信、定南藩下总兵马雄先后反正,平南王尚可喜退避惠州。

    仿佛只是一瞬间,广东、福建两省原本占据绝大多数地盘的清军突然间就灰飞烟灭,在这片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象之中,李定国在欣喜之余突然发现,占据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的他竟然已经被孙可望和尚之信给包了起来,只剩下了北上湖广这一条出路。

    湖广是孙可望大军的进攻方向,而湖广以东的江西则已经被陈文收复。陈文当年邀请他携手进攻江西的战略被他否定,而与孙可望在湖广争锋又绝非他所愿,可是没等他犹豫多久,范文程放弃湖广的消息传来,孙可望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把他仅剩下的发展方向给彻底封死了。

    向西、向北是孙可望,向东则是尚之信,向南则是大海,腹心之地的梧州更有个马雄,而尚之信一边阻拦李定国越境进攻尚可喜,一边表示在劝谏其父尽快反正归明,合着这方圆千里之地已经连清军的影子都没有了。

    李定国如今地盘不小,加一起足足有一个省那么大,其中也有新会这样富庶的所在。然而,富庶之地也就只有这么个新会。

    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从永历与绍武相争开始就没有断过兵祸。李成栋、尚可喜、耿继茂、孔有德,尤其是李成栋,更是先以清军向西进攻明军,待他死后,他的部将又在此抗击清军西进。明清双方在此杀来杀去,民生残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当李定国进攻新会之际,尚可喜更是又来了一轮坚壁清野,诸如肇庆府、罗定州这样的地区,更是已经剩不下多少人了。

    兵祸连绵,没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地方残破、人口流失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李定国如今占据的地区就是这样的,可是当下一步的进军方向彻底被友军们封死之后,他也只得闷头在这些地方搞起了发展。

    当年,李定国从湖广退入广西之时,大军足足有四五万之众,俱是精锐。肇庆一战损失数千,此后在广西与马雄、线国安乃至冯双礼争锋了数次,兵员损失并不大。

    原本的历史上,新会之战,李定国损兵折将,前往安龙迎驾时若非一路上秦藩大军不是望风而降就是望风而逃,也绝非那么容易。而现在,新会一战,总攻都没有开始就被陈文叫停了。麾下大军没有损失过多是好事,如此规模的军队有这一省之地也能勉力维持,但是广东数量巨大的义军却立刻就成了粮饷上的巨大负担。

    义军,原本没有什么粮饷的问题存在。他们各自的首领统帅着,有饭吃就够了。可是李定国在此一稳定住了,粮饷就都落到了原本负责李定国所部的督师大学士郭之奇、两广总督连城壁、四府巡抚张孝起这些两广本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