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清军列阵准备进攻之时,对面明军的阵线后,陈文坐在他的那匹“大白”上,在注意到清军的动向后,便从猴儿献宝般从身后变出了一个铁皮喇叭的张俊手中,接过了那个土造扩音器。
“南塘营,列阵!”
一声令下,中军火器队后四个小队立刻排成排,站立于防线之前;而堵住道路的南塘营鸳鸯阵杀手队乙哨、丙哨和丁哨的各个杀手队则摆出了用以抗击对手投射兵器攻击的纵阵;至于甲哨却依旧侍立于陈文身侧,听候着主将的命令。
在此时摆出的整个战阵之后,二十名镇抚兵全员列队于一条和阵型一箭之地外那条石灰粉画成的白线一般无二的线,而他们接到的命令则是“过线者死”!就像陈文在战场对面的牌子上写的一样,只是在后面少了陈文出于恶趣味加上的那句“勿谓言之不预也”的共和国时代著名的外交黑话。
陈文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想要激得清军尽快发起进攻。虽然他并不知道清军为何会着急忙慌的追上来,但是如果拖到了夜里或是明天,以着清军的骑兵数量,他就很难完成护翼百姓南下的任务了。
所幸的是,提标营乃是新胜之师,士气正旺不假,可是万事皆有两面,初战告捷也同样有着士气可鼓不可泄的负累。此间他以言语嘲讽,再加上那面“大兰山老营守备”的将旗,便是诱使清军在此间与南塘营决战,看来效果似乎还可以。
由于阵前的陷马坑过多,清军显然暂时还没有出动骑兵继续表演自由体操运动的想法。只见清军的主帅一声令下,清军的步兵便列阵前进,只是和四明湖之战时不同,此次清军前两排都是刀盾兵,原本应该位于前列的长枪手反而全部被放置在了刀盾兵的后面,至于弓箭手则安排在了最后一排,似乎全然不准备叫他们发挥什么作用的样子。
清军和明军在甲胄上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为清军早期的甲胄都是从明军那里抢的,辽东的几次大败,还有关宁的两次“大捷”,乙巳之变后的几次破口,清军抢走的甲胄着实不少。
不过区别也不是没有,此间的提标营士兵穿的都是灰蓝色的布面甲;而明崇火德,尚红色,大兰山明军的布面甲就不免带了些许红色。此外最著名的避雷针,此间只有军官和骑兵才会戴,已经开始前进的那些普通绿营兵的头上却并没有,他们顶着的则是一种半球形的头盔,上面有一个不大的缨饰,下面则是左右和后面的三片皮制顿项,看着很是怪异;而明军的士兵则是在电影电视剧里常看到的笠盔,也被后人戏称为飞碟盔。
站得高望得远,坐在“大白”的背上,陈文很清楚的看到了清军的部署,即便从未历经过战阵的他,也很清楚的明白,对手显然已经知道了南塘营并无炮兵,甚至火铳都很少,这前面两排的刀盾兵为的就是克制弓箭手射击。
果然是个老油条啊。
陈文眯着眼睛,思索着应对之策,只是严重缺乏战阵经验的他怎么也想不出来。眼看着清军踏过白线,进入了一箭之地,陈文便命令弓箭手射击。如同先前制定的计划那般,第一排的两个小队平射,而第二排的两个小队仰射。
箭矢穿越了两军之间的距离,自明军的弓箭手的手中怒射而出的箭矢转瞬间射到了清军的战阵之上。只不过,此番射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清军第一排的刀盾兵持盾抵挡着正面的射击,而第二排的刀盾兵则将盾牌举了起来,防范明军仰射后来自头顶的箭矢,唯有少量的箭矢穿过了其中的缝隙,或是越过了前两排的刀盾兵对那些极少数的“倒霉蛋儿”形成了有限的攻击。
只是即便如此,清军提标左营几乎前几排的士卒全部身披双甲,这远远而来的箭矢已是强弩之末,大多只是钉在了这些士卒最外层的甲胄,将被命中的清军士兵推了一个踉跄,并没有达到杀伤的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