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弄巧成拙(第2/3页)  唐朝小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持,百姓只需要种桑,不需要再纺纱。”

    狄仁杰道:“起初我们还不太相信,但是尚书令说得很快就实现了,据说不少商人纷纷前往西北,开拓桑田,因为桑木耐旱,可以种植贫瘠之地,而西北有着许多贫瘠之地,周边都荒无人烟,也无法种粮食,这些地方就可以用来植桑木。”

    韩艺道:“根据我们户部的统计,到明年下半年,西北的桑田将会增加大约五百万亩,而桑田同样需要人去打理,这将会百姓带来生计,而且也会为朝廷带来可观的税收。”

    李治惊讶道:“五百万亩?”

    朝廷当年是拼了命的劝农桑,也没有这么好的效果,而且还是去西北开拓,不是在家门前,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

    韩艺笑道:“总结起来,还是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李治闻言哈哈一笑,多了一百万亩地的税,当然开心呀,但同时心里又有一些失落,这些大臣都将事干得非常完美,没有他什么事,那他开会干嘛?忽然,他看向一旁的快要睡着的李绩道:“司空。”

    李绩当然没有睡着,颔首道:“老臣在。”

    李治问道:“最近边疆地区可都安定?”

    李绩刚想说一切都好,可又想起裴行俭传来的信,可都还未告诉李治,一下子就愣住了。

    李治问道:“莫不是那边有事发生?”

    李绩忙道:“周边地区最近都很安定,没有出什么乱子,就是裴行俭那边来信,询问朝廷打算如何处理小勃律一事,老臣觉得此事不是很着急,于是就想等陛下身体好些再向陛下禀报。”

    “若无司空和各位爱卿的体谅和支持,朕焉能安心养病啊。”

    李治非常感激的点点头,又问道:“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

    李绩立刻将裴行俭的来信告知了李治。

    李治闻言,不禁皱眉,面露愠色,稍稍瞟了一眼李绩,见李绩似乎有些蠢蠢欲动,忽然一拍桌子道:“这吐蕃还真是死性不改,看来是时候给他们一点教训了。”

    韩艺不禁暗自一惊,他认为李治是非常能忍的,如今国内刚刚经历一场大危机,那边马上又要开战,这不是李治的风格呀。

    李治又向李绩问道:“司空,若是出兵小勃律,我们有多少胜算?”

    李绩答道:“从裴行俭送来的信来看,他对于将吐蕃势力从小勃律赶出去还是有把握的,因为吐蕃的主力还是部署在吐谷浑这边,而我军在那边有安西四镇作为支撑,再加上西北百姓也对此深感不满,我们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李治点点头,又问道:“万一吐蕃不肯善罢甘休呢?”

    李绩道:“回禀陛下,因为新政中提高了对于军功的奖赏,故此军中士气高昂,士兵都想获得军功,若是吐蕃敢再挑衅,咱们也无须惧怕,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语气中,那是充满着自信,唐朝这一代武将也真心没有道理不自信。

    李治点头笑道:“有司空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放心?你想干嘛?任知古急忙道:“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吐蕃虽然可恶,但是国内现在还未从危机中走出来,财政还负债千万贯,贸然开战,于江山社稷不利呀。”

    李绩哼道:“那小勃律乃是战略要地,岂能轻易拱手让人,而且朝廷要是对此置之不理,这也会让西域诸国倒向吐蕃的,这将会增加吐蕃在那边的实力,对于大都护府极为不利,这也是裴行俭为何传信来的原因,这小勃律是决计不能让吐蕃给占领。”

    “司空言之有理,朕也是这般想的,小勃律是必须要收回的。”李治点点头,看向韩艺,道:“尚书令,这财政一直都是你在管,收复小勃律虽不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朝廷也得防止吐蕃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