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这锅老夫不背(第2/3页)  唐朝小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与吐谷浑的一战,但是司空肯定对于吐蕃和吐谷浑的实力是知根知底。”

    李勣面对韩艺也非常谨慎,他从未将韩艺当成一个小辈看,韩艺的心机,他也是见识过的,问道:“你想知道什么?”

    韩艺道:“我想知道一旦真的发生全面战争,吐谷浑究竟不能抵抗吐蕃的攻势。”

    “这不好说,战场上是千变万化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多不胜数。”

    李勣永远不会把话说满,先打个预防针,然后才道:“但是就双方实力,以及天时地利人和,吐蕃如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其实吐谷浑以前的实力不弱于吐蕃,但是后来因为与我大唐一战,国力大损,而那边吐蕃也完成了高原的统一,就剩下吐谷浑这一隅之地了,在这此消彼长间,双方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

    韩艺又道:“那如果我大唐出兵援助呢?例如采取我的那种雇佣兵的做法?”

    李勣沉默不语。

    韩艺道:“司空,是不是也防守不住?”

    “老夫说过,战场上的局势是千变万化的,谁也无法预计。”

    李勣又道:“因此,就算我大唐倾尽全力,也未必能够保证一定胜利。”

    果然如此!韩艺听得皱了下眉头。

    现在吐蕃可也是一个强国,尤其是军事力量,不然的话,李治也不会这么纠结。

    李勣继续说道:“虽说我大唐国力强于吐蕃,但是如果高原作战,我中原勇士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而且,我们大唐打仗,必定是损耗国力的,但是吐蕃的话,他们的军队都是奴隶主组成的,因此战争对于他们而言,是掠夺奴隶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反倒是能够增强国力的,因此他们热衷于战争。”

    韩艺稍稍点头,忽然瞧了眼李勣,道:“那不知道司空是否认同我的说法,必须出兵援助吐谷浑?”

    李勣没有做声。

    韩艺道:“我知道司空是认同我的说法,吐蕃攻打吐谷浑,实则是针对我大唐,司空贵为我大唐军队的代表,怎能对这事选择沉默了,现在陛下还是不太想卷入其中,司空你应该站出来才是。”

    说到后面,韩艺语气有些激动,李治虽然说不得不防,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奈,心里是不愿意出兵的。

    李勣沉默少许,忽然仰面一叹,道:“老夫戎马一生,直到如今都渴望战争,因此老夫的建议定是自私的,别说我大唐占有优势,即便是劣势,你要问老夫打不打,老夫也一定是主战的。可陛下是一国之君,他考虑的东西,跟老夫考虑的不一样,在这事上面,陛下要比老夫更加冷静和睿智。记得贞观末年商议是否出兵高句丽,先帝起初也有些犹豫,是老夫坚持要出兵,最终先帝听从了老夫的建议,但那一战下来,输赢且不说,的确令我大唐国力损耗非常大,令百姓生活变得更加艰苦,直到陛下即位,罢辽东之役,国家上下休养生息,这才慢慢恢复过来。”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道:“战场对于军人而言,就是最好的坟墓,就好像文人爱笔墨一样,这是出于个人的一种,老夫不会管死多人,老夫想要的只是胜利,但是对于百姓而言是痛苦的,因此老夫这一回不会再左右陛下的想法,打与不打,在于陛下和你们这群文臣,老夫唯一能够做得就是遵从圣命。”

    韩艺怔怔不语,过的半响,才点头道:“我明白了。”

    打仗对于军人而言,就好比文人在白纸上挥洒墨水,这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爱好,但是国家和百姓而言,可能是一种痛苦,因此绝不能将军人的意志凌驾于国家之上,这是本末倒置,出兵与否,是政治家的事,而政治家考虑的大局,是国家的兴衰,军人职责就是打赢一场场战。

    韩艺非常尊重李勣的意愿,也觉得李勣是对的,他可以向韩艺表达自己的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