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一十四章 存粮还钱(第2/3页)  唐朝小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是,在扬州你可不能给你爹爹尽孝,各有各的好处吧。”

    “这倒也是!”萧无衣点了点头,突然问道:“对了,今日元牡丹怎么没有来?”

    韩艺愣了下,如实道:“这是元家第一回跟皇后接触,牡丹就还不够分量,因此是元大伯亲自来了。”

    “我这一日都白忙活了。”

    萧无衣嘴一瘪,眼眶都红了,其实她没有必要偏偏选到今日来当主母的,不就是冲着元牡丹来的,结果元牡丹没有来,怎一个悲惨了得!

    韩艺呵呵笑了起来,道:“行了!别说话了,我抱你休息一会吧。”

    萧无衣委屈的嗯了一声。夫妻二人相互依偎着,双目微合,享受这难得的一刻清净。

    在当晚账目就结算出来了,排除韩艺那五千贯书籍不算,一共募捐到两万零五百五十三贯钱。光参加的二十一名富商就捐了四千二百贯,再加上元家的一万贯,另外,还有武媚娘,四大家族,第一楼c自由之美c以及许敬宗c李勣,杨思讷c王德俭等人一共捐了五千贯,等于剩下的人一共也只捐了一千贯。

    但是韩艺相信,只要学院开起来,百姓因此受益,会有更多的善心人士跑来捐款的。

    然而,金行的风头似乎压过了武皇后教育慈善基金会。

    第二日,新一期大唐日报就出来了,这一期大唐日报,没有什么学问,全版都是关于金行和武皇后教育慈善基金会的。

    主要内容当然是金行的成立。

    韩艺不但公布了具体利息的细节,而且还发布了一条非常重磅的新闻。

    就是金行的存粮业务。

    目前的粮价已经降到了每斗三四文钱,创历史新低,而金行将以六钱的价格收购粮食,但是有一个关键,一年之后才能取钱,等于还是两文钱的利息,但是这个利息就比存钱要划得来,毕竟是每斗的利息,而不是一百文钱的利息。

    因此也有一个限制,每户人家只能存有五石粮食,必须带上自己户籍来存。

    但不管怎么样,这明显比存钱要划得来。

    还有一个,就是存粮食还钱,是明文规定的,今日你存的是粮食,但是一年之后,我退给你的是钱。

    这事关粮食,消息一下就传开了。

    “这个韩小哥也真是的,还限制每户人家只能存五石粮食,真是岂有此理。”

    钱大方拿着报纸大发怨气,他粮食都卖不出去了,拿着粮食去试水金行,他非常愿意啊!

    赵四甲也看不懂了,道:“这韩小哥究竟在玩什么把戏,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连他们这些商人都捉摸不透,其余人就更加不用说了,于是都在观望。

    导致雷声大,雨点小。

    来金行存款的人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贷款的人也没有,关键是百姓一直是受压迫的,他们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

    但是韩艺却是稳如泰山,一点也不着急,关键是一笔笔捐款到位了,这是他目前最需要的,其中还包含着许敬宗c李义府的血与泪,但这却将金行的人弄得,这铜钱真是太难数了,还是元家比较猛,直接弄了一堆价值一万贯的金子来,这当然也是韩艺建议的,因为南进计划需要铜钱。

    直到第三日,这城门刚刚打开,只见不少百姓都推着一车车粮食来到北巷,很快将整个街道都给堵死了。

    因为这些人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长安城内很多百姓都听到了风声,赶紧赶到北巷来,因为他们也都在观望中,于是乎,北巷再度就成为了全城的焦点。

    咋听的哗啦一声巨响。

    只见一袋子铜钱倒了出来。

    旁观的人大吃一惊。

    “老陶,你是来存钱的?”

    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