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合则聚不合则散(第2/3页)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样子了。

    荀子是儒家先哲圣人,与孟子齐名,他本身恃才傲物,又是儒学的大家巨匠,轻易不夸人,来了一趟秦国,却对以法家治国的秦国赞不绝口,董慈看着面前这些面带愧色沉默不安的朝廷重臣们,觉得荀子老人家说的政治清明,她似乎隐隐的感觉到了一些。

    有教无类,这是一个崩塌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道高于势的时代,今日就算换一个樵夫百姓来说这些话,只怕嬴异人与吕不韦都会听上一听。

    这年间把国君骂得狗血淋头一文不值的大有人在,孟子活着的时候曾把梁惠王c齐宣王c滕文公c邹穆公c鲁平公挨个当面教训了一遍,这些国君未必个个都是明君,也未必赞同孟子的学说理论,却不谋而合的给了文化人足够的礼遇和尊重,因为孟子说的有道理,因此这些一国之君虽是被讥讽挖苦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却从没有谁拍桌子生气过。

    可这些风骨和氛围,先秦之后就没有了,君王权贵享乐理所应当,群臣百姓不但不能说,还要挖空了心思投其所好,偶尔百里挑一有个不惧君威的就成了名臣流芳百世,可多的还是那些没好下场的九十九。

    时间久了,谁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时代不是一个时代了。

    孟子死了一千多年,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他文章里有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给他发了一个赐死令,“这老头要是活到今天,吾必定让他死矣。”

    朱元璋对这句文字的意见,不是用嘴说说就算了的,时隔一千多年,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下令罢免孟子配享孔庙,并且删除《孟子》原文八十五条。

    这听起来是挺搞笑的,却不是特例,诸如此类的事历朝历代比比皆是,朝代更迭社会进步,有些东西是进步了,但有些东西就消失了。

    一叶知秋,管窥全豹,董慈能在吕不韦和嬴异人身上看出来,这些风骨还没有完全消失,她有幸见识到了。

    赵政的话会很快传到嬴异人耳朵里。

    董慈心说如果她没料错的话,嬴异人不但不会怀恨在心,反倒会收了玩乐的心思,这点愧疚不安,大概能让他励精图治上好一段日子了。

    董慈猜的没错,不一会儿就有个宫人上来回禀吕不韦,说国君还有旁的事要做,已经起驾回宫了。

    果然如此啊董慈听见奴仆的话,连眼睛里都涌出了一股热意,心里不住道,庄襄王虽然没什么建树,没什么野心,但他也是一个品格端正的好国君。

    这只是一件小事,可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精髓之处。

    她有幸见到了。

    董慈一时之间心潮浮动,沉溺其中久久都不能回神。

    赵政未再言语,兴平拉了拉还在发痴的董慈,抓着轻一脚重一脚的董慈跟在赵政后头,三人就出了亭子。

    兴平见她恍恍惚惚的,就开口安慰道,“姑娘别怕,现在已经安全了,那嫪毐是翻身不能了。”

    翻身

    嫪毐当然能翻身,而且还能翻得特别漂亮,因为他身怀的绝技,现在还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功效来。

    绝技

    董慈脑子里想起了方才赵政踢人的一幕,脚步猛然一顿,忙使劲回忆了一会儿,越想越是不安。

    她好像是记得有一脚嫪毐横飞出去,撞在了栏杆上,当时嫪毐惨叫得很是凄厉,嫪毐似乎还往腿间捂了捂

    该不会撞坏了罢,嫪毐只有一个,要真是撞坏了,那以后要发生的历史怎么办?这件事还跟她有关系,万一真的坏了,她这算不算改变历史了?

    方才怎么就只顾着解气,也没注意到底是不是撞到了

    董慈一时间也顾不得喝鸡汤,欲言又止地跟在赵政身边走了好一段路,越是回想越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